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14/5696797.html
春节临近,翻山越水,爱心提前送到。
“阿英婆婆、福伯,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多谢,也祝你们身体健康。”
1月26日,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医护人员及梧州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代表,抬着洗衣机、提着面条等新年礼物,前往梧州市万秀区城东镇河口村思良江畔的“麻风村”,慰问住在那里的人员阿英婆婆和福伯,给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
爱心人士代表抬着全新的洗衣机送给阿英婆婆和福伯。
看到这么多人前来探望,今年已经90岁的阿英婆婆露出了笑容。她性格开朗,喜欢和人聊天,看着送来的全新自动洗衣机,她叹了一个字:“靓!”
阿英婆婆被新的洗衣机吸引了目光。
性格较为内敛的福伯则和狗狗“阿久”一起坐在门口晒太阳,今年76岁的他也还很精神。他房间里的电视机,在播放着他最喜爱的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福伯在观看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麻风村”前身是梧州市政府于年3月设立的梧州市慢性病院(即原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隔离防治病区,从年正式投入使用,集中收治麻风病患者。至上个世纪80年代,得益于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风病人陆续康复,不需要隔离了,许多麻风病康复人员回归了社会。
原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李华金,是“麻风村”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担任院长一职,在麻风病隔离防治病区工作了三十几年,将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地方。这次故地重游,他百感交集,眼眶也忍不住红了。
他告诉零妹,以前村里条件艰苦、物资缺乏,医护人员和病患都会种菜、养家禽以维持生活。作为医护人员,他经常居住在村里,和家人分居两地,周末有空时才出市区。虽然辛苦,但逢年过节村里也会有庆祝活动。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每逢春节到来,市卫生部门便会组织慰问演出,并带来慰问礼品,那时村里就会非常热闹,大家都很开心。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麻风病患者纷纷康复重新融入外界生活。但也有部分康复人员选择在这个村留下来,过着静谧的生活。阿英婆婆和福伯便是留下来的2名人员。
静谧的思良江
“麻风村”村口的石碑上,刻着“麻风”两个字的地方早已损坏。不知是被人破坏,还是自然损毁。不管怎样,这一处破损都在告诉世人,这里再也不是“麻风村”,曾经的病患早已康复。
“麻风村”村口的石碑
“麻风村”虽已成为历史,留在村里生活的阿英婆婆和福伯一直没有被遗忘。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医护人员每周都会到村子里探望他们,为他们问诊,并带去米面等生活物资。对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阿英婆婆和福伯就像亲人一样。
好动的阿英婆婆
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梧州日报社、梧州市红十字会等爱心单位的代表,都会和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为阿英婆婆、福伯送去节日慰问品,有时还会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为他们带去热闹和关怀。
大家对阿英婆婆、福伯的牵挂,越过山水,以爱相连。愿阿英婆婆和福伯在新的一年每天开心、身体健康!
梧州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