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糯垌镇绿云村创新工作方法助力乡村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www.paisufa.com/m/
近年来,岑溪市糯垌镇绿云村不断激发村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激活两地”释放土地活力一是激活农田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这个抓手,建设高标准农田亩,流转土地多亩用于优化地方特色产业布局和发展,复垦农用地8.62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10.56亩,获得土地交易综合收益多万元。二是激活宅基地。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腾退机制,按照“一户一宅”原则,通过自愿有偿腾退、补偿和入股等方式,累计腾退宅基地10亩。实行建房风貌管控奖励制度,提供建房图集供村民选择,对按设计要求建房的给予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目前已奖励8户共15万元。实行“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先批后建”建房审批制度,累计审批32户。推行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制度,聘请专业乡村规划师驻村挂点服务。盘活龙塘片集中连片的废弃旧宅基地30亩,打造成为集中式住宅区——龙塘新村。开展农房管控巡查工作,累计拆除危旧房30间、废弃猪栏及露天厕所茅房65间、清除废弃建筑80处,种植六旺树、宝巾花、芒果树等苗木多株。二、“三种合作”促进乡村发展一是股份合作。实施“三变”改革,按照“四确四定”(确权、确员、确股、确管与定资产、定股东、定归属、定经营),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推动资产股份合作制,完成1.8万亩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农民+合作社+公司”资源流转模式,将村民(集体)的闲置资源资产统筹,折价入股村民合作社统一出租或合股联营。同时,组织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人工等生产要素入股,建立完善股份机制。目前,全村户通过土地入股、户通过资金入股26.8万元、5户通过技术入股。二是村银合作。通过整合岑溪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各类资金多万元,与建设银行搭建村集体“三资”智慧管理平台,有效破解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等资产管理失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难题,年村集体经济比年增加10万多元。与岑溪农商银行开展“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目前已融资多万元。三是村村合作。推动绿云村与所在镇塘坡、古河等6个村党组织建立经济联合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同心同步谋划特色产业品牌,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已种植泰国红宝石蜜柚0多亩、龙眼0多亩、三华李多亩、砂糖桔多亩、荔枝多亩等特色产业,培育2个产业龙头企业和1个专业合作社。三、“发动两村”提升乡村治理一是发动村干部。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规范人饮项目水费收费标准、开展土地流转、入股龙头企业等多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落实村干部月平均报酬提高到2-3元,同时参照五星级村党组织比例适当上浮,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二是发动村民。用好用活村级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旅游发展公司、村民理事会等阵地,引导经济带头人、能人、乡贤带动村民积极投身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累计投工投劳0多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三清三拆”等活动,社会各界捐资累计62万元。四、“爱心超市”激发参与热情

绿云村落实专项资金20万元,建设“爱心超市”,实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引入积分评比和积分兑换物品机制,明确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即农户所获得的积分可到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积分存折上每积1分可抵现金1元,并作为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各类评优评先以及在村域旅游区内选择摊位、吸收就业的重要依据。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给予了村民你追我赶、竞相脱贫致富的强大动力,激发了村民群众的自治自觉和基层治理活力,让基层治理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正在成为现实,使农民群众精神面貌提振,推动乡村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文字:贤春林赖月梅

图片:贤春林

校对:陈锦坤

审核:李永文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gr/10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