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材镇将军
年,岑溪的覃氏后裔在筋竹镇中围村清水坑白坟洼发现了明代将军覃材镇古墓。
据《岑溪县志》、《梧州府志》、《广西通志》记载,自明洪武八年(年)至明嘉靖十九年(年)的一百六十五年间,广西地方叛乱彼起此伏。明成化元年(年)八月,宪宗皇帝派张都督同知赵辅为征蛮将军,以兵部侍郎韩雍为都察院都御史,领兵16万入广西。广西各地狼兵(僮兵(僮现称壮):地方武装,世代习武,英勇善战,把守地方险要,维持地方治安,史称“狼兵”)随军听调。“狼兵”的领军人覃材镇将军来自广西藤县五屯(今藤县和平镇属)。明成化元年,即公元年,黎益和覃材镇二将军奉命领“狼兵”数千从浔南五屯(今藤县)入岑平叛,伴民耕种。取前车之鉴,黎益和覃材镇二将军不取诛连滥杀之法,以攻心为上,先礼后兵,围而不打,晓之以理,分化瓦解。覃材镇将军破瑶僮(壮)不能通婚之规矩,带头易俗,先娶汉人周氏,后娶瑶王之女莫氏。覃将军和瑶王之女莫氏,双方阵前拼杀,从仇敌化为恩爱夫妻,充满传奇色彩(岑溪市《筋竹镇志》有记载)。周莫二位娘娘深晓瑶民性情战法,且又武艺高强,为平定地方献策献力,获得万民拥戴。覃将军身负皇命,率领各姓亲兵,身先士卒,征战劳碌,为岑邑民族汉化立下千古奇功。 岑溪战事平息,民族和睦,覃材镇成为两广乱贼的心头之恨。乱贼派人潜入岑溪,内外勾结,伏击覃材镇将军和周莫二位夫人。覃将军在筋竹松岭,覃将军的夫人莫一娘娘(瑶王女)在诚谏河三前后遇害。英雄为国捐躯,全邑举丧,各乡村纷纷建庙纪念覃材镇将军,名曰“覃官庙”。为莫一娘娘建的庙,叫“莫一娘娘庙”。周一娘娘死后,岑溪的老百姓把二位夫人敬在一起,称为“周莫娘娘庙”,后称为“灵娘”。岑溪的“灵娘庙”由此而来。“灵娘村”也由“灵娘庙”而得名。
汉丁孝子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丁密出自该村.这个丁孝亭虽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但丁孝子的故事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据史书记载,丁密,东汉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顺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坟边筑屋守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抵屋旁小池,见人而驯伏,时人以为是其孝行所感应。
据旧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在岑溪县城东门外通济桥头的大道当中,兴建一座石牌坊,纪念汉代孝子丁密。牌坊高10米,宽8米,门头横额刻有“汉丁孝子故里”。可惜的是,牌坊于年被拆毁。
年修复完善对外开放。
甘乃光年出生于岑溪樟木乡菜园村的甘乃光,长大后进入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学习。年毕业时,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这个从岑溪大山中走出来的年轻人此后的人生道路,似乎正在按着父亲生前的意愿伸展——从事经济研究,振兴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但是,甘乃光的脑海里总也抹不去父亲留给他的那个染着鲜血的背影——晚清年间参加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的甘日三,于年相继创办《梧江日报》《广西日报》,倡导民主,宣传共和,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在北伐讨袁进程中于年被广东军阀杀害。立志为父报仇的甘乃光,不甘于埋头经济教学,最终选择投笔从戎参加革命,于年6月进入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
国共合作的局面,很快被国民党右派于年发动“四·一二”政变破坏。原本的朋友化为敌人,但身为国民党左派的甘乃光,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观点总是与毛泽东相近。拍摄于年八九月间的一张照片,又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重庆谈判”那段特殊岁月。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在重庆与爱国民主人士举行了一次会谈。会谈中毛泽东、周恩来提到必须严肃处理抗战期间汉奸的问题时,甘乃光十分赞同,并极度愤恨地列举了一个个自己认为应该严加审判的大汉奸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甘乃光一家人远赴澳大利亚。留在家乡的故居,相继成为前苏联专家的居所和部队营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岑溪电石厂、松香厂相继在这一带建厂。甘乃光故居成了一个职工宿舍大杂院。
年,岑溪市政府正式启动甘乃光故居政策落实工作。
高熊徵高熊徵,字渭南。归义镇谢村人。顺治庚子副贡。
康熙13年斩杀吴三桂反清部下陈士龙于孝子祠后。是年攻杀藤县义昌抢夺岑溪官饷的林万胜。
康熙14年调集乡勇与官兵迎战吴三桂部将,斩孙云客,同年7月,斩吴三桂总兵王邦相长子。
康熙三十九年(年)高熊徵经广西巡抚彭鹏荐举,任河北真定府井陉知县,康熙皇帝召见他时,呈上早年所拟《平滇三策》等5个手折,后擢升为两浙盐运使。浙江臬员缺,委他两度代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