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
艾叶糍粑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黎子義
(指导老师徐斌)
惊蛰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惊蛰前后,春雷响了,把地下蛰伏的虫子惊醒了,世间的万物都开始复苏了。我们岑溪人有惊蛰吃艾叶糍粑的习惯,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呀?妈妈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艾草有很多保健功能,惊蛰的艾草又是最生机勃勃、汲大地之精华的,所以老人说吃了惊蛰艾叶糍粑,就能一年百病不生。”
惊蛰那天,恰逢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他们一起去采摘艾叶,准备做艾叶糍粑。走进未春耕的田野,泥土中已经长出了一棵棵绿油油的艾草。蹲下来细看,艾草的叶上、梗上长着一层白色的细绒毛。采摘艾叶只需要艾草头上的那些最嫩的叶子。在春光中,在泥土的气息中,我们说着笑着没多久便采了满满一袋子的艾叶。爸爸说,他们小时候,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哪有什么零食,所以一到惊蛰,就眼巴巴地等着奶奶做糍粑了。
回到家里,首先要把艾叶洗干净,然后用刀剁碎,把剁碎后的艾叶放到盆子里和糯米粉一起揉,再加点白糖,揉均匀,直到把它们揉成绿色的一团为止。下一步就是把艾叶糍粑搓成一小团一小团,有的人家喜欢在里面包花生黄糖,但我们家人喜欢清淡的,越原汁原味越好。接着把糍粑团放到铺着粽叶的蒸锅里,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艾叶糍粑在蒸的时候不粘锅,也可以让艾叶糍粑有一股粽叶的清香。最后,蒸十分钟左右便可以取出来食用。打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想让艾叶糍粑变得更香,可以放油煎一下,煎得两面焦黄,那色香味,教人垂涎欲滴。
咬上一口艾叶糍粑,甜甜的,绵绵的。妈妈问我什么味道。我说,青草的味道,大自然的味道。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岑溪特色美食——“白助”
岑溪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班徐菲阳
(指导老师徐海凤)
我们岑溪人特别喜欢美食。因此岑溪的特色美食非常多,有三黄鸡,豆腐酿,白斩狗,石磨米粉等,还有一种美味佳肴——糯米糍粑“白助”,在岑溪也是家喻户晓。
“白助”,是岑溪的方言。它的外形和制作方法非常像“千层糕”。今天早上,我在岑溪一间卖“白助”的老字号店吃早餐时,特意问了老板有关“白助”的制作方法。老板非常热情又详细地告诉我:它是选用优良的岑溪晚稻米制作而成的。先把浸泡过的米磨成细滑的米浆,然后把薄薄的一层米浆倒在本地特制的竹制蒸笼上,隔水蒸十五分钟;等到这层蒸熟了,再在上面倒上一层米浆,又蒸十五分钟……这样,大约蒸十层左右,蒸笼满了,“白助”就蒸好了。
蒸好的“白助”放凉后,切成一块一块的,远看像豆腐,仔细看去,每一块“白助”的四周有一层一层的痕迹,白白嫩嫩的,透明光滑,非常诱人。还没吃,就已经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等老板给“白助”淋上一勺特制的酱料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爽滑筋道,口感极佳!加上酱料的香味,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白助”呢?那就快来岑溪大快朵颐吧!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粟米粥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梁智杰
(指导老师张富菊)
岑溪是中国的长寿之乡,岑溪人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岑溪人对饮食非常有讲究,吃的东西大多数都是绿色健康的,比如:豆腐酿、三黄鸡、狗肉、苦麦菜、粟米粥、三堡米粉……岑溪的健康美食数不胜数。其中深受岑溪人喜欢而又物美价廉的要数粟米粥了,特别是夏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喜欢喝它。
粟米又叫粟谷、小米;粟米性凉味甘咸;它补脾、益气、和胃、安眠,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之人食用,宜煮粥食用。李时珍称:“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粟米粥的做法很简单,先把粟米磨成粉状(为了增加稠性,可以在粟米粉里按10:1的比例添加一点木薯粉),每次取一小勺粟米粉放进冷水里搅拌均匀,等白米粥煮好后就把拌好的粟米粉倒进去,沿同一个方向搅拌,等它再次煮开了,那么一碗好吃的粟米粥就做好了。炎炎的夏日,人们习惯煮一锅粟米粥,炒点青菜或萝卜干,这就是简单而又健康的早餐。
想吃到美味的粟米粥和数不胜数的岑溪美食吗?想的话那就来岑溪吧!保证让你一饱口福。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回味无穷的美味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梁曦婷
(指导老师吴爱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来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一股美食热潮。我们岑溪也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比如:三黄鸡呀,三堡米粉呀……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豆腐酿和竹笋了。
在没有下锅煎之前,豆腐酿是正方形的,上层是白色的,下层也是白色的,中间全是肉馅。煎熟后就变成金黄金黄的,还泛着一层诱人的油光,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振,而吃起来更是香嫩多汁,美味可口。要做豆腐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首先,要先准备豆腐酿的材料:几块豆腐,用猪肉或者牛肉做馅;其次,是酿豆腐,做法是这样的:先用刀把豆腐切成一片片,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切好了之后,再把肉馅放在一片豆腐上,又拿另一块豆腐盖在肉馅的上面。最后下锅煎熟就大功告成了。
竹笋看起来就像宝塔,它在身上穿有很多衣服,想吃竹笋就得先把它的衣服脱掉,脱了一层又一层,总算脱完了竹笋的衣服了。接下来就是炒竹笋:先准备一条竹笋和一些辣椒,然后先用刀把去了壳的竹笋切成一条条,切完以后先把竹笋用水煮开,捞起来,再用清水泡泡,然后捞起来晾干,再用炒锅爆炒一下,把水烘干,然后下油翻炒,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辣椒倒下去一起翻炒,炒熟就可以上桌了。炒好后的竹笋是白色的,辣椒是红色或绿色的,色彩诱人,让你看到就想动筷子,而吃起来则口感香脆,鲜辣可口,美味极啦!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岑溪的美食是举不胜举的,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豆腐酿和竹笋。你要不要来试一试?保证你会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舌尖上的家“香”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黎彬洋
(指导老师孔维晓)
每个假期我们从县城回到老家,奶奶都会做一道家乡美食—-煎豆腐。爸爸说这是他最喜爱的“家香”味道,是他对故乡的味觉记忆。
故乡是岑溪一座普通的小村庄,勤劳的乡亲们种植的黄豆非常饱满,看上去青色诱人。一大早,奶奶把一小筐黄豆倒进石磨,看着一粒粒活蹦乱跳的黄豆变成奶白色的豆浆。接着把豆浆加入到水里烧开,过滤豆渣,加入石膏,待温度慢慢降下来时,就看到豆浆里的水慢慢变少了。最后倒入一个放上滤布的木格子里面,放上水桶把水压出来,过了几个小时,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做成了,看上去像一个白色大果冻。
妈妈把牛肉和五花肉切碎,加入香菇及五香粉调好。把豆腐均匀地分成手掌大小,手指厚的方形,先在一块上面放上搅拌好的肉碎后再加一块在上面,这样简单的黄豆与肉类经过奶奶和妈妈的精心制作,就成了家乡的一宝--豆腐酿。
烧好锅放油,等油热起冒烟的时候才把豆腐放进去,然后把锅左右动一下,把豆腐滑动,妈妈说这样豆腐就不会粘在锅上。妈妈告诉我煎豆腐最重要的是要调好火的大小。火太小,时间要比较长,这样豆腐就会变老了;火太大,很容易煎焦了,里面的豆腐还没有熟。妈妈告诉我,轻轻的晃动锅身,如果豆腐能够随着锅的晃动而轻松晃动,那就可以翻身再去煎另一面了。
在锅下面垫些大白菜,把煎好的豆腐放入炖上15分钟,老远便闻得出香煎豆腐的阵阵香味,吃上一口,满口飘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爸爸告诉我,它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是一种传统,一种情结。是乡情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绝味“虾儿堆”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霍泓锟
(指导老师徐静华)
一说到岑溪的特色小吃,大多数岑溪人到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豆腐酿、水蒸鸡、新墟米粉、南渡白助、狗肉粉、粟米粥……。其实只要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地地道道的本地人都知道,在这个小县城里,还有一种让人吃一想二的小吃,叫“虾儿堆”,我和妈妈就是“虾儿堆”的忠诚吃货。
“虾儿堆”其实是一种别味的卷粉,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把粘米粉加上少量的葱和小虾儿用水搅拌成稀浆,然后倒入一个薄薄的、浅浅的小铁皮勺中,再放入油锅中炸(其实是粘米粉包裹着葱.小虾米用油现炸),最后就用做成块状的石磨米粉包卷成春卷状。就这样,一条既简单又美味的“虾儿堆”卷粉就完成了,这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沾着一些辣椒或者酱油来吃。这边一想到刚现炸出来阵阵香味的“虾儿堆”,那边的我已经控制不住垂涎三尺了。
冬天是“虾儿堆”的旺卖季,以前我和妈妈经常晚上到商贸城后面的老天夜宵吃虾儿堆,8元钱一叠,共10条,后来此店搬到了钟石狗肉粉店晚上有卖,但现在不知什么原因已经不卖了。妈妈说富民路一笑夜宵,早上有买,其实最正宗的还樟木街的“虾儿堆”(即岑溪市第五小对面),天天早上都有卖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一饱口福哦!吃完之后,保证你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跨越千年的美食——筋竹米粽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吕炯瑜
(指导老师徐静华)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在我们岑溪也有五月初一做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我们这里很多人把粽子称为“米粽”,其中筋竹镇的“米粽”味道最好,也最有名。我们筋竹米粽的做法和形状也与其他地方的不大相同,别的地方多以三角形,四角形,圆锥形居多,而我们岑溪人喜欢把米粽做成长条形。
要做米粽,先要准备、处理好包米粽的叶子,在我们当地很多山上都生长着这种长条形的芒叶,叶沿极为锋利,在采摘芒叶的时候要格外小心。采摘回来后用开水煮过,洗干净后沥干备用。做米粽离不开糯米,把糯米淘洗干净后,沥干水分放入一个大盘子里,加入适量的盐和一种特制的卤水充分进行搅拌,我们岑溪喜欢把五花肉、花生、芝麻、红豆、扁豆等做成馅,包在米粽的中间。包米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面的芒叶要叠放合理,才能包出外观好看的米粽。包好后,把米粽放到一口大铁锅里,加入大量的水,开始用柴火大火熬煮,5、6个小时后米粽就熟透了,里面的肉香味和糯米、芒叶的清香彻底的融合了。
每遇端午前后,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飘溢着我们岑溪特有的米粽清香。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竹笋酿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元宏业
(指导老师秦红元思松)
我的老家在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屋后的山上是一大片竹林。轰隆隆,轰隆隆,春雷过后,满山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青翠欲滴,一竿竿长满绿叶的竹子活像一个个顾不上梳头的小姑娘,她们挨挨挤挤,你挤我碰,仿佛一群亲密的朋友。就在这些竹林里,一根根竹笋像一个个胖娃娃从地下钻出脑袋。这时候,人们就到竹林里挖竹笋,竹笋自然就成了人们饭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说起吃竹笋,可以净炒,可以制成竹笋酸,然而,最美味的我觉得就是竹笋酿。
有一次,清明过后,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我就嚷嚷着要吃竹笋酿,妈妈笑着说:“好,给你做!你来帮妈妈打下手。”我听了,一蹦老高,喊着:“嘢!有竹笋酿吃喽!”
我们先准备好竹笋、瘦猪肉、韭菜、花生油、精盐、东古酱油。
首先要剁好馅,先把猪肉洗干净,放在案板上剁成肉碎,然后把韭菜也切成小小段,最好有多小切多小,然后再连着猪肉一起剁,直至猪肉和韭菜搅再一起,就拿个碗盛起来。往猪肉韭菜馅里加一点花生油和适量的盐以及酱油搅拌好。然后就把竹笋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用牙签把竹笋的结与结之间划开,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划过头,要不然就不好入馅了。接着就是把馅塞进竹笋里,一定要慢一点,不能把竹笋挤断了。再把塞好了馅的竹笋放进油锅里煎一下,出现有一点点焦了,就放适量的水熬,大概要十五分钟左右,好吃美味的竹笋酿就大功告成了。闻上去,香喷喷的,再加一点番茄汁,爱好吃辣椒的,加上一点辣椒,吃起来,脆脆的,酸酸甜甜的,辣辣的,美味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竹笋酿不但好吃,而且竹笋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索及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竹笋酿,家乡的一道美味佳肴。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白斩狗
岑溪市实验小学班林志豪
(指导老师陆文婷)
谈到美食,人们就想到了家乡岑溪——长寿之乡的美食“白斩狗”。其狗肉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补血脉的功效。
俗话讲“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在我们岑溪,“狗肉文化”相当闻名,不管是酒楼茶馆,还是街边的米粉店,小吃店,狗肉均供销两旺,特别是归义镇的狗肉米粉,远近闻名,到岑溪的游客必定去吃归义狗肉粉。
狗肉的吃法很多,其中,最受人们青睐的是“白斩狗”。它的做法是将整只生狗宰净全身蒸熟后便可出售。一只只煮熟的狗,胸开腹裂,去骨分斩成碟。配上嫩滑细腻的石磨米粉绝对诱人,香气扑鼻,沁人肺腑,令人垂涎欲滴。人们只要蘸上辣椒分、芫荽、蒜头、紫苏、等配成的别具风味的佐料一起吃,令人吃得津津有味,吃一想二。人们在节假日,喜欢约亲朋好友,聚于狗肉米粉店,一边品尝美味的狗肉,一边喝上一两盅美酒,其乐融融。每逢节假日的早晨,狗肉店更是门庭若市,食客满座。
岑溪美食很多,岑溪狗肉除了白斩狗,还有狗肉煲、狗扣、红烧狗、炆狗肉等。还有别具地方风味的三黄鸡、水蒸鸡、苦麦菜、豆腐酿、茄子酿等,欢迎各地食客到岑溪来,让佳肴尽在舌尖游吧。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舌尖上的岑溪——苦瓜酿
班胡蓝天
我的家乡在岑溪,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个非常美的地方。不光山水好,美食也是一流的呢!
在我看来,岑溪也有很多美食,如:三黄鸡、白切狗、豆腐酿等,但我最喜欢吃苦瓜酿。
有些人并不喜欢吃苦瓜酿、苦墨菜等,但我觉得越苦越有营养。要做苦瓜酿,县内将苦瓜切成几个,再用小刀切几小痕,再放进清水中泡10分钟,注意不要切裂。可以乘苦瓜在水中泡,我们就可以做肉馅了,做肉馅时,先把猪肉切碎,再把韭菜叶切碎,再一起剁。肉馅做好就可以把用勺子把馅塞进去,再把苦瓜放到锅里,最后用盖子盖住。
这样香喷喷的苦瓜就做成了,你是不是非常想吃吧!快来岑溪吧,我们岑溪人会热情地款待你的。
!舌尖上的岑溪——实小学生篇豆腐酿
实验小学班谭斌奇
(指导老师秦红)
岑溪有一道鲜美可口的特色菜——豆腐酿,又称煎豆腐。相传豆腐创始于汉初的淮南,因之美味而传遍江南一带。宋元时期,豆腐已成为十分普遍的食物。当豆腐传入岑溪,勤劳智慧的岑溪人不断将之深加工,并发扬光大,而在岑溪形成特色。
做豆腐酿,首先要准备好猪肉,韭菜和几块豆腐。先做肉馅,先把猪肉上的猪皮用刀切掉后,剁均匀。一小把韭菜切成几段,混入猪肉中剁均匀。然后放入一小勺细盐,适量花生油、酱油、耗油,剁均匀后,肉馅就做好了。然后,把豆腐横切成许多半厘米左右的薄片,最后把适量的肉馅用小勺放在一片豆腐上,再在肉馅的上面放上一片豆腐,这样的豆腐酿就可已下锅了。
煎豆腐酿时,先把油锅烧热。然后放入一小勺细盐,放入较多花生油,因为油少容易粘锅,为了不粘锅,所以要放足量的油。之后煎豆腐酿的火候要适当,煎豆腐酿的时间要比较长,一般煎豆腐酿的时间大约在20-30分钟,把豆腐酿的两面煎至金黄色时,豆腐酿就煎好了。煎好后,再在外面淋上用酱油、腐乳、淀粉或鸡精、胡椒粉等配制成的调料,依各人口味不同,可适当增减配料,例如可放些辣椒粉,和味后再焖几分钟,俗称“打卤”,然后便成了一道鲜嫩可口、色香美味的佳肴了。
豆腐酿是家乡的味道,我爱这家乡的味道,也欢迎大家来品尝我家乡的味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