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的陈建军在岑溪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助学、扶贫济困,7年来他捐助了多万,让一个个莘莘学子和贫困家庭走出困境。
陈建军在岑溪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
近日阴雨连绵,但寒风冷雨阻挡不了爱心人士陈建军的脚步。他来到岑溪马路镇岭腰村都功组76岁老人黎惠清家,看到她20年前其儿子建的房子漏水,他揪心不已,他表示,眼下年关将至,目前紧要的是补漏,今年开春将考虑出资帮老人重建房子。
7年捐出多万爱心款
现年42岁的陈建军来自浙江衢州,军人出身的他曾在浙江、江苏、湖南和江西打拼,端过衢州当地中国银行的铁饭碗,开过货车、饭店、农场,年来到了岑溪,成立了岑溪欣建房地产公司,先后开发了多个楼盘,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交纳了1.4亿的税收。
“做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企业家”。陈建军的敢于担当社会责任、长期热心扶贫济困的举动,让他在年当上了岑溪政协委员,年4月当上了岑溪政协常委和岑溪政协扶贫攻坚促进会会长。当上岑溪政协扶贫攻坚促进会会长的他,当即承诺分三年给促进会提供50万元,而今已支付了20万,今明两年分别给15万。
这只是陈建军助学和扶贫济困的一个缩影,早已把岑溪当做第二故乡的他,7年来在岑溪捐助了多万,让很多困难学子和贫困家庭看到了希望和走出困境。“自己少几个钱不是无所谓,但别的人多了几个钱就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我很乐意少几个钱去帮助别人”。采访时,陈建军道出了他捐助情怀的心声。
年以来,陈建军在生活费、学杂费方面资助了岑溪10名贫困大学生至大学毕业,如今他们都毕业工作了,只有诚谏镇的甘姓大学生偶尔与陈建军联系,其他的都失去了联系。对此,陈建军内心淡然,在他看来:“做事不是为了回报,我也不需要和期望回报,但受助对象要有感恩的心,对我有一声问候我就心满意足了。”
年起,陈建军资助了马路岭腰村的3个孤儿,他们跟随老奶奶黎惠清生活,他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和有能力读书,他会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而今,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两姐弟初中毕业后已去广东打工,小妹李春琪成绩还可以,而今在读小学六年级。3年来,无论公司事务多繁忙,每个学期陈建军总要抽出一两天时间到学校和他们家看看,看看需要什么学习、生活用品,顺便给点钱,还经常交代公司办公室的员工开车接他们到岑溪城区,带他们去买点衣物,还带他们下馆子吃点好的。
爱护民工责任记心头
年春节前,一个小包工头在公司里领了9万元工人工资后跑路,20多民工找到陈建军,他才知道小工头跑了,民工领不到回家的钱。此时,小工头的手机已停机。陈建军一面安慰民工情绪,一面交代财会立刻到银行领钱一分不少发给民工,民工深受感动。还有一次,公司已结清了某承建公司的工程款,可一些民工却领不到工资而采取拉横幅讨薪的过激行为,原来是承建公司挪用了资金,陈建军于是会同劳动监察部门一起发力,敦促承建方结清民工工资。
此后,陈建军建立了严格的财会管理制度,规定在他工地做工的每个民工必须到银行开一个工资卡,工钱每月准时直接汇进去,再也不给承建公司和小包工头领工人工资。几年来,陈建军发现共多汇了36万元工资进民工工资卡,但他没有追回来。“就当是救济一下民工兄弟吧。”陈建军莞尔一笑地说。
还有一次,一个小工头跑路,其在材料供应商处赊欠了几十万元的材料款,供应商找不到小工头,于是找到陈建军,陈建军二话不说替其结清了账款。很多材料供应商都喜欢与诚信又有责任担当的陈建军长期合作。
陈建军不但关爱在自己楼盘工地做工的民工,还情系岑溪外出打工人员。去年春节前,他的公司出资20多万,包了20多趟大巴,到广东接了多名民工回家过年,由此可以窥视他的博爱之心和社会责任心。
转自梧州日报年1月23日
庞广姣文/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