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就快到了,在这里有一个与元宵节密切联系的客家传统节日,那就是岑溪市的上灯节。
“上灯”这一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仅容县、岑溪、富川、桂平等地延续了这种风俗,以岑溪最为盛行、气氛最浓。据《岑溪县志》记载,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即生了男孩)且为当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满月的人家,都要在这一天悬灯庆祝(正月初十前出生但未满月的男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叫“上老灯”)。粤语中“上”是“挂起”之意,“灯”通“丁”,故生男孩亦称为添丁,谐音“添灯”,俗谓“上灯”。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的栋梁上和社公的灯棚里。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有趣的是随着人的思想开放,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减轻,女孩也能享受到上灯的待遇。
上灯节的隆重比得上结婚等大事,有钱的到酒家请宴席,即使在家里摆也绝不冷清。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家人要为其“上灯”,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也有在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小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名为“上老灯”,同样大摆酒席,喜庆热闹。
在初九晚上即将到初十的子时之际,人们开始放鞭炮、点烟花,这意味着节日的开始,意味着一位新丁加入了大家庭。从初十早晨到晚上,人们开始拜访祝贺,来祝贺的人按照人头分发福袋,无论你是大人或者小孩,这代表着“上灯”家的福气。这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既然有了“上灯”,就肯定有“下灯”,恰逢就在元宵节后一天。元宵节又叫灯节,在这天之后下灯寓意明显。整个“上灯节”就像一场大聚会,大家来来往往恭贺的是喜庆,得到的也是喜庆,过了上灯节之后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