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
“以前这里以种植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结构单一、收入低,现在引入公司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南渡镇副镇长韦延介绍,田园综合体项目投入资金万元,规划用地亩,以种植蜜柚为主,以牛蛙养殖、农家乐为辅,带动周边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脱贫致富。
这是岑溪市发展生态农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岑溪市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在脱贫攻坚中注重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发展立体种养以及利用生态科技管理,按照“公司+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向生态要产量,向生态要效益。目前为止,岑溪市绿色生态产业面积达多万亩,生态农业基地多个,人均年收入1.13万元,带动1.57万户、名贫困人口脱贫,为群众脱贫奔小康找到新路子。
采用生态技术,实现产品提质
在岑溪市波塘镇六肥村观光型蔬果大棚种植基地,黄金蜜露甜瓜散发着诱人的浓浓果香。“我们村11个大棚夏天种植甜瓜,冬春季种植草莓,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收入。”波塘镇六肥村党支部书记廖以武说。蔬果大棚种植基地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但减少人工成本,而且将效益提高40%。
▲夏天种植甜瓜
▲冬春季种植草莓
波塘镇六肥村蔬果大棚种植基地
发展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多元化发展
岑溪市大业镇胜垌村妇女创业水果种植示范基地以百香果套种澳洲坚果的种植模式,以短养长,并在基地实行果园内养鸡、溪边挖塘养鱼养鸭、塘边建猪舍养猪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走多元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把鸡鸭猪粪等农家肥作为果园的肥料,在保证基地内生产的水果生态环保的同时,实现多个产业齐头并进。目前,该基地每年收入超25万元。
▲走多元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发展生态网箱养鱼,实现“靠水增收”脱贫
“我们村有多人发展网箱养鱼,共有贫困户12户参与养殖。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4万-10万元。”大隆镇湴河村第一书记植枝林说。
近年来,大隆镇湴河村党总支部引导当地村民发展网箱养鱼增加收入。贫困户朱敏从事网箱养鱼将近10年,现在养有10多箱鱼,年收入4万多元。她家不仅于年脱贫,而且还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目前,该村通过发展产业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发展网箱养鱼,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来源:广西日报
编辑:李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