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法苑”公号今日分享
目录
1.使用虚假身份信息登记的婚姻应当如何处理——詹剑雄诉丰顺县民政局行政登记纠纷案(来源:广东法院网)
2.覃硕红:虚假身份登记结婚后去向不明,另一方该如何解除婚姻关系(来源:梧州市岑溪法院网)
3.陈雯雯赵振华:用虚假身份证明进行婚姻登记的法律救济(《人民法院报》)
虚假身份登记结婚后去向不明,另一方该如何解除婚姻关系
来源:发布时间:-09-:14:35作者:覃硕红来源:梧州市岑溪法院网原文链接:陈思培与文秀于年8月11日到岑溪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登记结婚一段时间后,文秀不知去向,陈思培于今年6月20日到岑溪市公安局诚谏派出所查询文秀的人口信息,派出所输入文秀登记结婚时的身份证号码查询,结果发现此身份证号码的信息虚假,即公安户口信息系统查询到的“文秀”名字的身份证号码和其办理结婚登记时的身份证号码不相同。于是,陈思培到岑溪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以文秀身份证信息虚假为由要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撤销该婚姻登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答复说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婚姻登记行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婚姻登记,但是陈思培和文秀是双方自愿到岑溪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不存在被胁迫的情形,因此,该婚姻登记处无权撤销该婚姻登记行为。陈思培对婚姻登记处的答复不服,于是以文秀以虚假身份骗取结婚证,婚姻登记处审查不严为其办理结婚登记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岑溪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为原告陈思培和文秀办理的结婚登记行政行为。
对于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要解除婚姻关系的话,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一、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二、向婚姻登记机关要求撤销婚姻登记行为。《婚姻法》 第十一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法》第十二条又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四、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撤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的婚姻登记行为。婚姻登记行为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⒈主要证据不足的;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⒊违反法定程序的;⒋超越职权的;⒌滥用职权的。”因此,要撤销婚姻登记行为,必须存在以上规定的几种情况。
五、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离婚。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那么,对于这种一方以虚假身份证登记结婚后下落不明,另一方要解除婚姻关系,如本案中的陈思培要解除婚姻关系,到底应该采取何种途径解决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针对本案的情况采取那一种解决途径比较可行。
对于第一种解决途径,需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因本案结婚登记的女方下落不明,这种解决方法无法进行。
对于第二种解决途径,因结婚时是男女双方自愿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经过了婚姻登记部门工作人员的见证,双方分别亲自填写了“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并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宣读了“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双方并不存在被胁迫的情况,所以要求婚姻登记部门撤销婚姻登记行为也没有法律依据。且民政部办公民办函号)也有规定:“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当事人利用伪造的身份证件等材料进行结婚登记后,要求撤销婚姻登记的请求,登记机关不予支持。”
对于第三种解决途径,目前没有证据证实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存在“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未到法定婚龄”这几种情况,因此,结婚登记的当事人也无权主张婚姻无效。
对于第四种解决途径,婚姻登记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办理婚姻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均可以就婚姻登记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行政诉讼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从“职权、事实、程序、适用法律、目的”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对于本案的的结婚登记行为,法院也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如果这五个方面不存在问题的话,法院不应撤销该婚姻登记行为。本案中,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有作出婚姻登记行为的职权,其在程序、适用法律、目的方面也不存在有问题,对于认定事实方面,申请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均提供了身份证、户口簿,并填写了书面声明,提供的证据亦符合《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的要求,从形式要件来看,婚姻登记部门进行了必要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通过目测,婚姻登记工作人员认为进行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和提供身份证当事人身份证的相片是一致,身份证信息和户口簿信息也是一致的。婚姻登记部门没有进行实质调查和实质判断的职能,也没有条件和能力去鉴别证件的真假。民政部办公厅年8月6日印发的《关于撤销黄清江与叶芳结婚登记问题的答复》(民办函号)中,就安徽省民政厅请示的关于婚姻当事人一方办理结婚登记时提供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均系伪造,另一方因此要求婚姻登记机关撤销登记,应如何处理的问题中指出:“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提供的证件、材料不具备真实性审查的条件和能力……”,由此可见,没有强制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在婚姻登记行为中进行真实性审查,因为婚姻登记机关不具备对当事人提供的证件、材料进行真实性审查的条件和能力。既然对此没有强制性要求,那么,法院就不应以婚姻登记机关认定事实不清来撤销该婚姻登记行为。既然本案中婚姻登记机关为双方当事人办理的结婚登记行为,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的可以撤销的几种情况,那么,本案中的陈思培提起撤销结婚登记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其诉讼目的难以实现。
对于第五种解决途径,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笔者认为,针对本案中陈思培起诉的这种情况,这是可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函复民政部的(法研81号),也认为对这种情况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是,有人提出疑问,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本案中的被告身份证信息是虚假的,被告都不明确,如何能提起民事诉讼呢?笔者认为,虽然婚姻登记一方当事人的结婚登记身份证信息是虚假的,但是,该当事人是确实存在的,并不因为其身份证的上信息虚假而不明确。打个比方,向别人借钱,债务人写借条时写错自己的名字,债权人提起诉讼,法院不能以债务人不明确为由不受理起诉,而应该以实际名字的债务人作为被告,同时也应写明借条所写的名字,并在判决书中写明写错名字的情况。针对本案中一方以虚假身份办理结婚登记对另一方的诉讼救济,首先,登记的当事人双方必须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存在婚姻可撤销的情况和无效婚姻的情形,才能提起离婚的民事诉讼。如果利用虚假身份登记者经查实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则另一方可提起确认婚姻无效的民事诉讼。提起离婚的民事诉讼的,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知道用虚假身份登记的当事人的真实身份的,即使用虚假身份登记的当事人不知去向,另一方当事人也应该以该当事人的真实身份起诉离婚,当然判决中要写真正办理登记人的身份情况和其冒用虚假身份办理登记的情况。二是无法得知提供虚假身份的当事人的真实情况的,另一方当事人仍可提起离婚诉讼,通过留在婚姻登记机关的档案材料,如照片、签字、指纹等证据,事实上可确定确有其人,只不过姓名、户籍、年龄等情况不明确,因为确实有该登记当事人的存在,因此应认为有明确的被告,法院可以受理。当然,审理这类离婚案件更要慎重,在程序上被告的基本情况只能以虚构的“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址”等,在法律文书上查明事实部分要注明另一方伪造身份登记结婚的事实,因为伪造身份者去向不明的,送达只能以公告送达的方式进行,公告中亦应注明用伪造的虚假身份证登记结婚的情况。
家事法苑 专注于婚姻家事继承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资讯动态,致力于推动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共建特定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阳光下业务研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无小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万事兴,共同 本平台分享信息均注明作者、出处及原始链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至源网页! 《“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于年2月15日创办,尝试搭建与律师同行、学者、法官、公证员、房管、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研讨、正当交往、信息共享的桥梁与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获取方式:1)简报电子版下载: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题QQ群(群号:)---即时分享交流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须以“城市+单位+姓名”实名申请、交流,只接纳法律职业共同体专业人士。“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 1、建群宗旨 家事无小事,真诚欢迎对婚姻家事继承法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公证员、房管、民政、学生、媒体、妇联等政府公务人员、法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加入,即时分享最新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家事审判动态、典型家事案例、立法动态、理论研究动态,共建阳光下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业务探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本群主题为婚姻家事继承法及家事诉讼程序,交流范围仅限与主题相关的实体及联系密切的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问题,定位为特定专业法律领域主题群,学习型群、兴趣群。 本群无意走向综合群,其他如刑事、商事、劳动、交通事故等其他领域话题可另行解决。 2、入群方式 为保障本群安全、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防止群友滥加群,本群对外不作任何宣传,群规则只刊发于“家事法苑” 为保证群的质量,本群一律由群管理员专人统一审查、邀请新人入群,未经群主同意,严禁擅自拉人进群,擅入者立即清退; 请入群者先添加群管理员邓雯芬助理()个人好友,请注明:城市+单位全称+姓名,申请加入家事法实务 3、实名交流 本群实行实名(真实身份)交流制! 群友入群后应马上修改群昵称,不接受实名规则免入,经一次提醒不配合的劝退。 律师署名方式:省份+城市+姓名+律师,如:山东淄博徐文丽律师,群昵称中不得显示电话、律所具体部门职务、业务方向及其它带有商业营销色彩文字。点击群界面右上角两小人头标志,向上划动屏幕,出现“我在本群的昵称”点击即可修改。 公证员署名方式:城市+姓名+公证员,如:上海公证员李**; 学者、学生署名方式:学校简称+姓名,如“南师大赵莉”,广西师大李**。 法官(检察官)署名方式:省份(城市)法院+姓名的方式,如果确有难处不愿意实名,可采取省份(城市)+法院+真实姓氏+法官(身份)的方式,如北京法院李法官、如宜昌法院王礼仁,检察官署名方式相同。 民政部门、妇联、媒体等其他界别群友参考前列署名方式,省份+城市+职业+姓名,如:北京妇联***。 4、尊重群友 尊重群友,未经事先允许、不得随意添加其他群友为个人好友, 严禁擅拉群友、加入自己设立的其他群,一经接到举报,立即清除出群; 5、基本设置: 如群消息过多,影响本人工作、学习及休息,可在手机右上角,点开群设置界面开启“消息免打扰”,定期浏览群信息、参与互动即可; 如群中有太多不熟悉的面孔:可在群系统设置界面打开“显示群成员昵称”; 6、友善发言 本群群友来自于法律职业共同体较广泛领域,大家非常难得聚拢在同一平台上!特别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互相尊重,发言交流,要注意顾及他人感受,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贬低他人人格或由个案引申对其他群体的上纲上线的言行。 本专业群,除大年三十至初二三天及八月十五中秋节外,不允许在群内发红包;严禁闲聊;严禁转发招聘、推销、心灵鸡汤、投票、优惠券、政治性等帖子。 7、鼓励、提倡交流 本群鼓励、提倡群友开展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的互动交流。 本群定位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及实务交流群,非低级的当事人咨询群,严禁群友不加任何思考、只用三言两语提过于简单的问题; 群友不宜就过于具体的个案展开交流,应先概括基本事实,从中提取有理论及实务研讨价值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中深入交流。 群友探讨交流问题的方式建议为,自己发现问题,先主动查找资料,一次性把基本案情叙述清楚(不要再让群友追问事实)并注明自己的看法,能附上相应的法律法规法条及司法解释等依据最佳,抛砖引玉,希望再听取群友的意见和建议!如此这样,真正达到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本群建群目的! 群友互动反馈也同样宜先思考,较系统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要采用漫无边际地三言两语聊天式交流,以免影响群友。 群友可在群内畅所欲言,仅限个人观点交流,严禁群友未经发言群友同意、不管基于什么目的截屏在群外分享。 8、鼓励、提倡分享 本群鼓励群友分享与本群主题相关的各种审判动态、典型判例及最新法律法规及地方法院审判意见,鼓励分享自己原创的相关实务研讨文章,包括上传在自己个人网站、博客、 本群谢绝律师普法、营销、单纯表现诉讼技巧类文章; 群内严禁功利性的推销个人网站链接、博客链接、 9、尊重智力劳动成果 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群内资讯信息仅供群友学术实务研讨交流用,资讯搜索、编辑、整理需日复一日,耗费相当时间与精力,正常情况下,我团队每天收集、分享、推送的资讯信息,月底汇编起来就是每月的“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下载: 希望群友不要经常性地或整体利用本群资讯信息取材上传网络(个人网站、博客、公号)、经常性转帖到其他 10、违规及处理 群友应自觉遵守本群规则并接受群主及管理员的善意提醒及劝告; 对于违反群规的行为,群主或管理员有权、有义务即时制止。 群友违反群规则经提醒一次不改,劝退,务必不要在群内与管理员争执、造成刷屏,影响其他群友,但允许私信方式向群主及管理员团队提出申诉,集体商量给出最后处理结果。 11、关于入群开通 承蒙大家支持、参与,我群学术实务专业交流氛围越来越好。不少群友也积极推荐相关朋友入群,但请群友推荐介绍新人入群前务必提前说清楚: 腾讯公司目前对 因 绑定银行卡、开通 良好的群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呵护!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建专业领域内阳光下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妇联、媒体及其他所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正常、正当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法苑” 年10月31日“家事法苑”(famalw)专注家事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动态,家事无小事,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