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7月点赞评议开始啦!
来自梧州岑溪市的廖木森进入中国好人榜7月点赞评议“孝老爱亲”候选名单,快来为他点赞助力吧~~~
廖木森主要事迹
滑动阅览
廖木森,男,汉族,年4月生,中共党员,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安平镇中庆村村民。身残志坚、孝老爱亲、乐于助人,是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家喻户晓的“独臂侠”廖木森的高度概括。由于年幼意外受伤不得不锯掉左臂,他却活出了精彩的别样人生。他有一个普通平凡但而又特殊的12人大家庭。身为一家之主,他用真心、真情温暖着家人,他用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扛起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不信天、不认命的热血好男儿,打响了与命运抗争的一枪又一枪,硬是带着家人爬出贫困的“深井”。年2月25日,42岁的他昂首阔步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这一天,成为了廖木森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梅花香自苦寒来。家庭跌入深谷,是从廖木森失去左臂开始的。12岁那年,廖木森与小伙伴玩捉迷藏游戏,在跳水沟时,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左臂受伤严重。因为害怕被家人责骂而隐瞒伤情。一段时间后,他的伤口化脓奇痛无比,家人才发现问题严重,匆忙借了医院治疗。检查显示,病毒已经侵入血液,性命攸关,要保命必须截肢。父亲含泪征求他的意见,几番商量后决定还是截肢。由于耽误了几个月的功课,原本基础也不牢,他勉强读了初中一个学期后便主动选择了辍学。
此后二十年,为了还清外债和维持生计,父亲常年外出打工。从廖木森左臂袖管空荡荡出院那天起,他就渴望挣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先是看牛,后来上山砍柴、割松脂赚钱。每年,廖木森天天紧随母亲一起耕田种地,照顾患有眼疾的爷爷,拉扯弟弟、妹妹长大成人。长年累月,无休无止的繁重农活,硬是把廖木森磨炼成为一个不轻易向生活低头的好汉。几经挫折,依靠大家的帮助,他在26岁的时候娶了一名智力有点低下的女子为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独臂也能撑起一片天。在建档立卡之前,廖木森户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块。精准扶贫后,他如沐春风、干劲十足。比如焊接猪棚时候,自己口衔电焊条点焊。市里帮扶干部送来了10头猪花和5万元的贷款,他便潜下心来养生猪和三黄鸡,依靠种养赚取的微薄收入“滚雪球”,慢慢增加收入。文化低,种养技术有限,他就向畜牧站技术员请教,逐渐掌握技术要领。后来,在派驻第一书记帮助下,他又成功申请到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他用这笔钱盖了猪圈,购买猪苗扩大生产。通过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并在年底提前脱贫摘帽。如今,廖木森的养殖场正常存栏母猪、大小肉猪70多头,年纯收入近5万元。他说,千方百计脱贫致富,才是孝老爱亲的最好体现。所以,当他家提前脱贫后,父亲再也不必外出打拼。
廖木森待人真诚,与人为善,从来没和邻居红过脸。谁家办红白喜事,他都会主动过来帮忙,为人不滑不奸。
十几年来,廖木森和邻居家都是联合收割稻谷。在高速修路征地之前,单是他家一户就有3、4亩水田,一年两季,几户人家收割的稻谷就有多担。所有的稻谷,都是由他负责从田间挑回晒场,又从晒场挑回各家各户。艰苦生活的磨炼,让他练就了“左脚钩谷子到右脚背,再从右脚背抛上肩”的腿脚功夫,解决了独臂挑担难题。
年4月2日,他和村支书赶圩回来路上,偶遇一位80多岁的同村老人晕倒在地上。他便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老人中暑的情况。他不顾老人身上衣服脏和味难闻,在征得老人同意后立即扶起老人,拦住一辆过路车,和村支书一同把老人安全送回家,同时悄悄地垫付了车费。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好事,主要是他耳濡目染,父母亲悉心照顾患有眼疾的爷爷。父亲长期外出打工后,廖木森的母亲便是照顾爷爷的“主力”。母亲经常帮老人盛饭,还恭恭敬敬递到他手中。有时候,母亲从田头地尾回来已是汗流浃背,但还是先帮助爷爷提洗澡水到澡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来有时候母亲忙,爷爷行动不便,廖木森就自己帮爷爷洗澡。这两年,他也赶上城里人的潮流,给父母亲过生日时,也送上了生日蛋糕、许下了心愿和吹起了蜡烛。
一点一滴的爱心影响着廖木森,他用爱浇灌着老一辈的同时,也用心呵护着妻儿。妻子虽有智力障碍,但有能力长期劳作和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当初,她的大姑看中了廖木森的纯朴和坚强意志。大姑说,廖木森虽然身体残疾,但是能吃苦,踏实肯干,绝对不会亏待她的侄女。十几年如一日,廖木森和妻子相濡以沫、惺惺相惜。妻子说,廖木森对她很好,从来不对她大吼大叫,有他在身边很放心。有时妻子思维“短路”,廖木森总是耐心引导和重复教她,直到她的眉头从紧皱到舒展。
长期的贫困和父母亲的残疾,对他的一双儿女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起初,女儿常常沉默寡言,与同学交流甚少,回到家也很少说话。儿子也会无缘无故地捉弄母亲,无声地表达心中的不满。廖木森看在眼里也急在心上,曾经多次打电话给采访过他的记者朋友请教。在大家的引导下,廖木森温柔地拉起孩子手,促膝长谈。他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例,希望孩子们感恩父母给予生命,希望孩子们像他尊重和爱护爷爷那样善待自己的父母,克服自卑心理,存善心、行善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一方面他加强与学校联系沟通,通过老师的教导解开部分疙瘩;另一方面他邀请岑溪市家庭教育人士给孩子们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如今,两个孩子的内心阳光了很多,家里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许多。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廖木森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孝老爱亲的“小爱”应当转化成为帮助更多人的“大爱”。他觉得自己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帮扶干部帮助和指导,他决定扶好身边人,把爱传递下去。
黎远祥、朱楚三都是同村的贫困户。廖木森深知贫困带来的苦楚和困扰,便手把手地传授他们种养技术。他俩拿礼物来表示感谢时,廖木森说:“你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最吃力的时候。你们家的老人也是我家老人,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就心宽了。”
年,为了能学习到更多技术,他主动要求参加岑溪市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上课时,他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实训时,跑前跑后,不懂就问。培训结束后,他又主动传帮带三户贫困户,帮助他们如期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廖木森一步步成长成为全国先进人物,是很多村民没有想到的。惊叹之余,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了影响,自觉地以他为标杆,在精神上、思想上深层次脱贫。他们懂得,只有奋斗才能得到更多回报,才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全村不思进取、等靠要的现象越来越少。
在岑溪市,廖木森的事迹传开以后,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每一次,他都毫不保留自己的种养技术,并邀请大家共同进餐,像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同时,他利用好自己的“小名气”,在抖音平台开播带货,主要销售三堡米粉、蜂蜜、皇帝柑等名优农副产品。首次直播带货的当日,活动线上线下销售一批特色农产品,利润超过元。现在,“粉丝” 回望来时走过的路,山到高处他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独臂侠”廖木森通过不懈奋斗过上了幸福生活。近年来,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明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刊播。
年12月,廖木森家庭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年2月,廖木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助力方式
从即日起至月末
您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点赞评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