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星期二(.11.22)下午4点50分,我校茶艺协会将在学校饭堂前面的草地进行茶席展示和茶艺表演活动,届时欢迎广大师生到场欣赏一起品茶。
12
3
指导老师教学生如何练习
照片来自茶艺协会指导老师:王丽
喝茶我们是认真的
茶文化知识普及
历史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可以上溯到“神农尝百草”、炎帝时期,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完善与茶艺是分不开的。从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盛行的唐代,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另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代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时,曾请常伯熊表演煮茶,表演时,常氏手里拿着茶壶,口中述说着茶名,逐一详细说明,大家佩服异常。两者与现在的茶艺表演有着相似之处。陆羽在茶经中对茶艺过程也有过深刻的描述,对选茗、蓄水、置具、烹煮、品茗各个环节非常讲究,并制定了一整套茶艺程序,这已明显带有浓厚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推进了茶的技艺演化过程。宋代,人们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被时人成为“茶百戏”,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无论是“试茗”还是“茶百戏”,但至少说明茶艺表演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样式中已渐呈现表演的意识。
茶艺表演成为一种需要是近20年的事情。尽管茶文化源于中国,但将茶文化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却是日本。随着两国茶事交流活动的增多,精湛的茶艺表演成了了解各自茶艺精髓,方便两国进行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样式。加之人们在改革开放和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条件下,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欲从满足生理需要的大众饮品中,重新品出古人早以传承但在近百年的民众生活中渐以消失的中国茶文化的内质。而林林总总的茶艺馆中推出的茶艺表演,无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导人们如何领悟中国茶道的最佳载体。因而,茶艺表演的出现由中国古代的雏形渐趋成为普及茶文化必不可缺的茶艺样式,从可能性的存在变为一种实际需要。
茶席展示
茶,贯穿于中华文化,经历了各朝各代的变更,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意境。在这些意境的表达中,通过了一个媒介来传达,那便是“茶席设计”。
许多人对茶席设计的理解各不相同,而且布置一个美轮美奂的茶席需要五大要素。
1、茶具组合
在确定选用什么茶具之前,我们最先要确定的是今天的茶席布置主题,构思好主题之后才能选择相应的茶席元素来共同完成心中的这个“梦”。
2、席面设计
席面设计的感觉和色调,材质通常奠定了整个茶席的主基调,布置时常用到的有各类桌布如布、丝、绸、缎、葛等,竹草编织垫和布艺垫等;也有直接采用自然风光的设计:如荷叶铺垫、沙石铺垫、落英铺垫等;还有不加铺垫,直接利用特殊台面自身的肌理,如原木台的拙趣、红木台的高贵、大理石台面的纹理。
3、配饰选择
配饰则是对整个茶席布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物品,比如插花、盆景、香炉、工艺品、日用品运用得当,都能起到不凡的效果,。一般来说,配饰的选用宜简不宜繁,选用同色系或互补色系的配饰不容易出错;而属于跳跃或反差强烈色系的配饰虽然装饰效果好,但对布置者的美术要求比较高。通常情况,插花,焚香,挂画,诗词是用得比较多的配饰。
4、茶点搭配
茶点搭配根据主题、茶类、茶具的质感来定,普通的原则是红茶配酸梅、绿配甜点、乌龙配干货。当然除了口感之外,美观也是一大亮点,选择一些做工精致,美观的西式点心也能加分不少。
5、空间设计
我们耳熟能详的陆羽茶舍,老舍茶馆其实都属于空间设计,空间设计是上述席面布置元素之外的装饰,主要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茶席微环境。许多人以为茶席设计仅仅局限于一寸三尺的茶台,其实不然,茶席是整个氛围的营造。目前常用到的素材有:大型盆栽、装饰画、传统风格字画挂轴、屏风、工艺美术品,如竹匾、民族乐器、博古架、剪纸和软装饰布帘等,这些都能为茶席的空间营造出一份别致的韵味和闲趣。
茶,雅俗共赏,包罗万象,尤其在现今时代,更是见仁见智;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茶席,也有属于自己对茶的理解。在遵循这五大要素之后,相信能布置出别样的茶席,别样的世界!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自从20世纪70年代,台湾茶人提出“茶艺”概念后,茶文化事业随之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艺馆和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盛会则为茶艺表演的出现提供了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精神的载体之载体,已经发展成为非同一般表演的艺术形式,渐渐受到人们的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