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藤县要改地名的消息在网上议论纷纷,“藤城市”,“藤州市”,“梧藤市”......有网友甚至大呼干脆叫“藤县市”得了,因为这样一来容易记,也不乱,如果换了别的城市名,就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如果叫藤县市的话会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原来名字叫藤县,而现在已经是市级了。这位网友的看法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你们觉得呢?
虽然大家对藤县撤县设市欲改名这一消息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要看有关部门的下达,希望等来的会是一个让大部分人都满意的名字吧。
↓
↓
↓
想不想知道梧州各地名字的由来,下面跟着小编来一起探索下,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1、梧州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年)建苍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年),置广信县、苍梧郡。元封五年(公元前年),交趾刺史部移治广信县城(今梧州市区),辖岭南等9郡,梧州成为岭南首府。隋开皇三年(公元年),广信县改称苍梧县。唐武德四年(年),始称梧州,辖3县。
从此,梧州为历代的州、路、府、道、县治。梧州一直沿袭苍梧这个词,梧州先民,古称“仓吾”族。春秋战国时期,在梧州聚居的原始氏族部落称“仓吾”仓吾一名,含义为“青色的人。”《逸周书注》就说:“仓吾,蛮也,翠其色青。”“仓吾”族是“百越”的分支。自苍梧郡建立之后,仓吾族的名称便逐渐消失。
2、岑溪
唐武德五年(年),以永业县地置南义州,分置安义(在今市东部)、龙城(在今市中部)、义城(在今市西部)三县,州治设在龙城县。唐至德二年(年),安义县改为永业县,龙城县改为岑溪县,是为岑溪县名之始。
宋开宝六年(年),原南义州三县先后并归岑溪县。此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岑溪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
3、蒙山:
天宝元年(年)改蒙州为蒙山郡,因治地附近有蒙山,山下有蒙水,居民姓蒙,故名。《旧唐书·地理志》:蒙州“取州东蒙山为名”。并说:“州东蒙山,山下有蒙水,居人多姓蒙故也。”
4、藤县
据《岭外代答》卷8:“藤州州治之外尝有古藤甚大,故以名州。”县因州名。
5、苍梧
光化四年(年),戎城、孟陵两县改隶桂州,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到五代建制不变。宋开宝四年(年),撤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熙宁四年(年),戎城改称戎圩镇。巷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此后到民国,除隶属变迁外,苍梧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年1月10日,苍梧县人民政府成立,与梧州市分治,隶梧州专区。年隶容县专区,县人民政府仍驻梧州市,年6月迁龙圩镇(即戎圩镇)。年2月始隶梧州市。
涨点知识:
梧州市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梧州市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万人(年)。万秀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驻阜民路。蝶山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驻角嘴后路。长洲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12万。邮政编码。区人民政府驻新兴二路。岑溪市面积平方千米,人口82万。邮政编码。至年,市人民政府驻岑城镇。辖岑城、糯垌、诚谏、归义、筋竹、大业、梨木、林隆、水汶、吉太、南渡、昙容、马路、樟木、三堡、波塘、安平16个乡镇1个乡。苍梧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龙圩镇。苍梧县人民政府驻龙圩镇,下辖六堡、旺甫、梨埠、木双、岭脚、长发、京南、狮寨、龙圩、夏郢、石桥、沙头、大坡、广平、新地、人和、倒水等17个镇,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藤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94万。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藤州镇。年藤县行政区划:辖17个镇、2个乡。藤城镇、潭东镇、津北镇、塘步镇、琅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蒙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宁康乡。蒙山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蒙山镇。年,县人民政府驻蒙山镇,下辖新圩、蒙山、文圩、陈塘、西河、黄村6个镇,汉豪乡、长坪瑶族乡、夏宜瑶族乡3个乡,村民委员会78个,居民委员会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