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岑溪市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导向,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做实做细公共服务和就业产业发展功能,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发挥实效。
01
突出组织功能,做活党建引领体系
组建安置点党支部。通过成立党组织工作专班,选派28名市镇党建指导员,探索推行划转党员、挂点管理等方式,实现15个安置点党组织建立全覆盖。注重党员发展,将7名创业带富能手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安置点党员数量从22人增加到53人。
▲岑溪市南渡镇盘古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盘果山党支部挂牌成立
规范党组织生活。安置点党组织全面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53名安置点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岑溪市大业镇古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活动
带动群团组织发展。以党支部为核心,组织部门联合工青妇成立指导小组,深入15个安置点同步推进组建安置点村民小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全覆盖建设,发挥“支部+群团”的作用,有效推动搬迁户户人参与群团活动。
02
健全服务功能,做实生活保障基础
抓教育保障。15个安置点所在镇党委负责协调本镇幼儿园、中小学,帮助多名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就近入学,并发挥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作用,开展“心守家园”“控辍保学”“雨露计划”等专题活动,保障搬迁户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抓医疗养老保障。组织市、镇、村三级卫生系统落实搬迁户就医住院“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安置点的多名慢性病患者定期上门诊疗,并积极帮助搬迁群众做好社保参保、续保和基本养老保险养老待遇申领。
▲对搬迁户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抓文化生活保障。组织文艺队、专家教授、业务骨干到易地扶贫搬迁点,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点“点单式”需求,深入开展“感党恩跟党走,百年百队牛娘颂党恩”、红色电影下乡、普法宣传讲座等52场活动。并由所在村党组织牵线搭桥,带动搬迁群众经常性参与村级活动。
▲岑溪市归义镇秋风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消防知识宣传和演练
03
创新发展功能,做强减贫带富效果
注重党群联动。市直部门联合镇村组建14支易地扶贫搬迁党员红色服务队,按照领导联点、干部联户的机制,由市镇党员领导带队,每月开展“一帮一联”“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落实政策补助,让搬迁群众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岑溪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组织农民工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参加招工活动
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开展专场招聘、岗位推荐、返岗“点对点”服务等措施,促使多人外出务工实现稳定就业。大力推行“党组织+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结合扶贫车间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项目,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多个,解决搬迁群众因在家照顾老人、子女不能外出就业的问题,有效促进搬迁户年人均纯收入从年底的元增加到年底的元。
▲岑溪市安平镇富宁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的扶贫车间
精准培育能人。统筹安排农业部门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等面向搬迁群众举办“订单式”“定向式”产业培训班,共培训多人。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33名加强对搬迁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全程指导,成功培育致富带头人35名,有效带动搬迁户发展“3+1”特色产业,获得奖补90多万元,充实了“钱袋子”“菜篮子”。
文字:黎杰扬
图片:各镇各单位
编辑:陈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