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新阶段;全面消除乡村医生“空白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88万人,就业创业形势持续稳定……过去的五年,是梧州市民生建设节节拔高的五年,所交出的民生答卷有厚度有温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一座幸福之城,必须要有鲜明的民生底色。中国共产党梧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入手,持续加大对各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民生图景成功绘就。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藤县丽新小学的教室明亮宽敞,阅览室里藏书丰富,美术室、卫生室、体育室、电脑室、音乐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生们在校园里可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受益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明显优化。
教育是民生基础。近年来,梧州市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全市新建(迁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从年的21.01%下降到如今的2.38%,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及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年8月25日,梧州市第八中学不断完善校园设施建设,其中食堂改造、艺术楼改造、下沉舞台改造等工程已完成,秋季学期开学即可投入使用。随着校内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整个校区的环境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记者杨扬摄
同时,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梧州市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普惠可及、差距缩小、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网点布局和资源整合,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卫生健康方面,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做到均衡发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年的40元提高到年的65元,项目由9项增加到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58个乡镇、10个街道、个行政村、个社区居委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84%医院医院水平,8医院、15医院、6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年7月26日,市民在兴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目前,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功能。记者陈凡摄
——社会保障方面,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社保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万人、万人,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万张,覆盖全市90%以上人口。
——文化服务方面,梧州市逐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效能,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当前,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个、数字农家书屋家,涵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个,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年7月10日,市民在梧州市图书馆里阅览书籍。记者杨扬摄
年8月,在市博物馆外,工作人员正在保养维护文物。据了解,6月份起市博物馆组织相关专业单位,对户外展示文物进行保养和修复。记者李鸿荣摄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7月29日,年服务梧州市产业园区企业用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在旺城广场举行,69家企业提供优质岗位多个,招聘会进场人数达多人,接待洽谈人次。8月20日,“为民办实事·书记来带岗”直播活动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9家企业的人事主管来到直播间,直接面向广大求职市民开展“云招聘”……线上线下全覆盖、企业园区“直通车”“以岗定培”精准实施等多项有力措施,大大方便了群众求职创业,切实帮扶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梧州市将稳就业摆在“六稳”工作之首,围绕就业创业提质增量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年以来,全市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8.58万人;全市共支出就业专项资金1.84亿元,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类补贴1.1亿元,稳定就业岗位35.97万个,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12.48万人次,促进就业创业形势持续稳定。
年2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联合市委组织部充分发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等力量,把来自岑溪市梨木镇,苍梧县沙头镇、梨埠镇、旺甫镇的余名务工人员送到企业“家门口”,进行实地参观并开展现场招聘。图片来源: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就业稳则民心安,强化就业帮扶只是梧州市织密民生“保障网”的一个举措。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梧州市着力稳就业、强保障、惠民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幸福指数,为人民群众撑起普惠民生的“幸福伞”。
——社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从平均每人每月元提高至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90元提高至元,失业保险金从每月元提高至元。
——城乡社会救助稳步推进。通过健全机制、优化流程、分类施保等方式,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元提升至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元提升至元,兜牢兜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照“一事一议”最高救助可达5万元。
——卫生健康服务日益完善。年至年,梧州市每千人口床位数从4.03张增长到5.4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6人增长到2.2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34人增长到3.12人;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个,建成一级及以上的卫生医疗机构个,其中个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民生服务更有亮色
医院看病,现在可到附近的卫生院、卫生室就诊;医院挂号排长队,现在手机预约就能实现电子挂号……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市民对这一系列变化有着深切感受。
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为万秀区、长洲区农村户籍,以及在当地民政部门系统中有登记的城镇困难户籍的30岁至64岁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韦晓燕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养老难”到“善养老”,从“断头路”到“路路通”,从“停车难”到“随时停”……这五年来,聚焦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梧州市不断探索创新,在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运用新技术,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的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目前,12医院完成接入,通过平台外延的处方达到42万多张,覆盖12万多名患者。
——“互联网+教育”全面铺开。全市中小学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有个,占全市所有班级的96.89%。村小以上学校班级已全部实现多媒体化,全市学校(含教学点)已全部接入互联网,接入率达%。
年5月30日,梧州市六一幼儿园大班组幼儿在多功能室开展“童心向党红歌飞扬”歌唱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李娜供图
——“互联网+政务服务”精准实施。梧州市实现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上线率达%;不断推进“互联网+医保”,拓展服务项目“同城通办”7项、“跨省通办”4项、“线上办理”16项,全市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医疗费用报销“跑零次”。
……
回望这五年间,随着一项项“大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得以开花结果,民生成为梧州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西江都市报
xjdsb-wz
文字:记者陈雨燕
编辑:覃燕霞
编审:黄祎婧刘远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