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多面广难点仍在ldquo末梢rd

本报记者曾燕

近年来,我市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过程中,积极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设施设备、资金保障、监管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仍存在许多难点,这不仅制约了清洁工作的有效推进,也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机制不完善垃圾清运处理难

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过程中,藤县新庆镇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实施“按车计费、统一定价”和“由村外包”等模式购买社会服务,同敏、庆旺、建新、富荣、龙山等各村庄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自身实际的模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确保了全镇垃圾清运处理的有效运行,有效的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镇每年清理垃圾约吨,全年垃圾清运费用投入约50万元,垃圾清运机制初步建立起来。

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镇村垃圾清运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市农村保洁费收取由所在村委会负责,部分村收取保洁费情况不理想,由此产生的费用缺口只能依靠乡镇财政拨款。而农村住户点多、面广、线长,保洁员在转运垃圾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住户—垃圾池—沿线垃圾车转运点”的多次装运,既加重了保洁员的工作负荷又令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农村保洁员管理、垃圾清运处理和资金保障等机制不完善也制约了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运行成本高部分设施难运行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活动,实施清洁乡村再提升工程,加快改善乡村垃圾处理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项目20个镇级处理中心、68个村级处理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

目前,苍梧县京南镇垃圾处理中心投入正常使用,采用“简单分选+高温热解炉”的综合处理模式,将经过分拣的生活垃圾进行热解,再通过有关技术处理热解后产生的烟气,解决二次污染问题。附近几个村小组的保洁员每日都通过运输车将垃圾清运到垃圾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年11月1日,坐落在苍梧县石桥镇塘蓬村的石桥、沙头、梨埠片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规模初显,工人已完成设备安装。颜桂海摄(资料图片)

年12月20日,在藤县岭景镇农村片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设备试运行的情况进行调试。(资料图片)

然而,这些中心设施运行成本高,镇级难以支付处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高额的电费等。另外,有的地方所配发设备由于维护资金不足而难心保证正常运行。岑溪市通过项目申请,配备了17辆垃圾压缩车分配给各乡镇,但这类专业车辆运行成本高,而乡镇与村缺乏相应的设施、装备衔接,导致这些车辆难以发挥作用。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处理

实际上,我市针对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这项重点民心工程,早已从设施建设、村庄保洁、规范收运、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前做好部署和安排。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实现有垃圾转运或处理设施,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蒙山县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起城乡垃圾机械化清运长效机制,在全县城乡交通8条主干线、5条支线上定点设置垃圾桶,每天派出清运车辆清运垃圾,清运量占全县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0%以上。同时,该县设立了城乡垃圾机械化清运实时监控平台,在垃圾清运车辆上安装GPS定位仪,可实时对清运车运行和垃圾清运点进行监控。

针对各地存在的运营资金不足的现实难题,市美丽乡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统筹整合各级财政有关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各市、县(市、区)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推动以PPP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化队伍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运营。同时,各地还鼓励农民以捐款、土地出让或投工投劳的方式,积极参加农村垃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我市的村庄建筑分散,而且基本处在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末梢,村庄的保洁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村民的自觉和努力。在实际运行管理中,政府职能部门应要求承包的保洁公司制定环卫设施情况信息收集制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10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