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一个工作组在当地一乡镇复查茯苓种植项目时发现,几十亩的茯苓种植园,只在地的两端下了种,中间根本就没下种,但项目方仍煞有介事地进行了提埂、盖膜、覆土……如此造假,当然是为了骗取扶贫补贴款。然而,就是这样一望即知、一点就破的弄虚作假行为,去年却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
两年前,重庆市有关方面即发现了当地骗取扶贫补贴款的苗头——一公司负责人借用他人养鸡场,伪造农户领取鸡苗签字表格、购买鸡苗发票及动物检验合格证明等,以应对检查、骗取扶贫款项。而另一家公司以同样的手段获取民族文化旅游贴息贷款,且通过了层层审核及检查。
重庆市有关方面的较真之举,让我们看到了存在于扶贫领域的造假行为之猖獗及其无孔不入。令我们不解的是,设计合理、程序完备、要求严格的检查验收,何以频频失守,甚或形同虚设?
其实,不惟扶贫领域,当今,在不少领域、行业,均存在这样那样的造假欺骗行为,而这些行为无一例外地全部绕过了检查验收这一关口。仅在近期,媒体便曝光多起检查验收有名无实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
今年初,陕西省神木市百吉矿业李家沟煤矿井下发生事故,被困的21人全部遇难。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该煤矿刚刚通过了省煤监局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再有,年3月3日,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东汪镇赵麻村板材园区一煤改气供蒸汽锅炉突发爆炸事故,致使多人伤亡。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发生事故的蒸汽锅炉此前一天刚刚经当地市质监部门验收合格。
还有,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一项目验收组在对一乡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将根本就未施工改建的道路列入验收范围并通过了验收。按照项目组负责人的说法,此乃检查验收时遇到大雨、“害怕淋雨”所致。
以上案例,都是在造成重大资金浪费或众多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方被媒体曝光的,都是在有关方面强力介入、紧抓不放的情况下方真相大白的。试问,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尚未被披露的造假行为以及走过场的检查验收?诸如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等领域,多年来,哪一个质量欠佳、跑冒滴漏的项目不存在造假以及徒有其名的检查验收?
令人忧虑的是,存在于诸多领域的造假行为及与之“配套”的所谓检查验收表演经年有时,几成顽症。如此检查验收浪费财力物力人力,有几近于无。甚至可以说,正是这般检查验收,方令造假行为最终得逞。检查验收的异化,危害性实不容小觑。
检查验收之所以走调儿变味儿,与当今社会关系网重重叠叠、缺乏风清气正的社会风习关系密切,亦与其自身的定位、工作方式不无关联。实则,在一些地方,工作尚未完成之际甚至工作进行初始,就已经开始了应对、“拿下”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活动,就已经运作领导熟人下指令、打招呼,就已经备下了打点检查验收的“车马费”。如此,工作既不需要一竿子插到底、实打实,又无不达标被推倒重来之虞。马马虎虎对待工作无妨,认认真真对付检查验收了事,没有悬念,皆大欢喜。
久而久之,检查验收早已淡忘了自己天赋的使命,早已忽略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走了过场、完成了程序,就万事大吉。若较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充当铁面包公,则很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乎,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关系人情、互通款项,甚至行贿受贿、贪腐腐败等,成为一些检查验收的常态。
从一定程度上说,充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色彩的一些检查验收本身,就是为了走过场,就是为了做表面文章,就是为了刷存在感,就是为了摆谱。这样的检查验收,出现前述“害怕淋雨”而张冠李戴、胡编乱造的情形,发展到与造假行为合谋、为其大开绿灯的地步,也就不足为怪了。
检查验收原本应是客观中立、公正无私的判官,是专门对付小鬼生事的;是嗅觉灵敏的猫,生来就是捉老鼠的。遗憾的是,现今,检查验收却判官不理会小鬼、猫不捉老鼠,甚至是非颠倒、猫鼠一家,这实在令人嗟叹!
检查验收不真检查不真验收,甚至反向行之,糊弄来糊弄去,损毁的是社会秩序的整饬有序,牺牲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检查验收名不副实,全体民众的福祉、安危何在?风清气正的社会风习何在?人的诚实正直何在?
如果说当今欺骗造假危害多多、已然被各方重视且一旦被发现便注定会被人人喊打的话,则显然,人们至今都尚未对检查验收形同虚设消极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尚未真正认识到检查验收的危害之严重。实则,检查验收被掺沙子,危害性比欺骗造假更大。
拦蓄洪水需要堤坝,治愈病树需要啄木鸟,社会生活需要名实相副的检查验收。还检查验收以本意,令检查验收真正担负起其应有的神圣使命,刻不容缓,再不能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