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暑期行,今天说的是大侠金庸的祖籍地——查济古镇,很多朋友可能对这里比较陌生,古镇位于安徽宣城市泾县,查济古镇比邻桃花潭,桃花潭?对,诗仙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
查济古镇老式的民居鳞次栉比,黝黑的屋瓦,浅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村内岑溪、许溪、石溪三条小河穿村而过。本就比较安静的古镇,在防疫期间更显“孤寂”,还原着古镇本来的模样,这也许是最吸引我的。
今天要说的是我的早餐。在古镇入口处的许溪转弯处,有一家老豆腐坊,据说已经经营了3代,远近闻名。现在一直是查大爷和查大妈在经营。
这是一幢木质结构的老宅,虽已看上去非常陈旧,但仔细欣赏一下,雕梁画栋,还是很精致的,里面弥漫着纯正的卤水豆腐特有的香味。早餐就在厅堂里的两张方桌上,一桌有两位男士,听说话好像是在古镇里做工程的。
门前的小黑板招牌上写着的早餐很丰富,其实,全部食物只有豆浆和豆腐脑,老两口在后面的厨房里忙活着,你要自助了,豆腐脑和豆浆都是三元,吃完自己去添就好了,绝大多数时间里,这里是看不到老板的。
点了两晚豆浆后,请教了一下另一桌的两个帅哥,原来油条要去村头的小店里去买。
买了两根油条,还有几样炸米糕和春卷。我俩和一位阿姨拼桌,显然,那位北京口音的阿姨独自过来,只点了一碗豆腐脑,看来也是慕名而来体验一下的。阿姨慢条斯理地吃着豆腐脑,直到豆腐脑要见底的时候,她幽幽地问了句,豆腐脑有点淡啊!这句话把我惊住了,我指着她面前的卤汁说,这碗就是豆腐脑的调料汁。阿姨也大为惊讶,她说,她一直以为是喝豆浆放的。
老宅里的布置很简单,装饰物也很少,这是一张查大爷与领导的照片,被放在厅堂条案的显著位置。
还有一张查大爷家族聚会的照片,真是羡慕这样的大家族,多有凝聚力。
木墙壁上还粘贴着一张奖状,这应该是查大爷最引以为傲的孙子的奖状。
后厨显得很宽敞,查大爷和查大妈都在专心致志地忙活着做豆腐,这里除了早餐的豆腐脑和豆浆外,主要产品是大豆腐和炸臭干。
在我吃早餐的时候,有多位村民进来打豆浆或豆腐脑,目前的景区内游客极少,估计来这里吃早餐也不多,生意多靠街坊邻居门了。
环顾四周,发现这是一间“前店后坊”的老宅子,也是一个徽派人家“四水归堂”的格局。查大爷查大妈的房间里还有空调呢。
后厨里还有巨大的双门冰箱,查大爷查大妈可以啊,很富裕的。
吃完早餐,和查大妈聊了一会儿。查大妈精神矍铄,查大爷也很硬朗精干,我说疫情期间没游客,是不是收入受影响,查大妈乐观地说,还可以,我这里的豆腐和豆腐干村子里的人都喜欢吃,还有邻村的过来买,生意还可以。赚不了多少钱,就是喜欢做豆腐,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查大爷和查大妈家的大冰箱里,主要就是用来储藏豆腐干的。如果不是我的小背包里实在没地方了,一定会买一些回来。查济古镇的气质像极了这间老豆腐坊,几代人平静幸福地生活在这里,并没有因为开辟为景区,而变得过分商业化,时光在这里慢慢溜走,就喜欢这样踏踏实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