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决策部署,聚集“六稳”“六保”工作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新经验新成效。
坚持规划引领保障用地空间
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共完成《岑溪市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岑溪市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岑溪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岑溪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岑溪市村庄布局研究》等5个专题研究,形成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性成果。
在乡村规划方面,市自然资源局推出了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制度,派遣城乡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到糯垌镇开展规划挂点服务。积极开展6个实用型乡村规划编制,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
▲实用型乡村规划效果图
超常规举措保障稳增长用地
为对冲疫情影响,市自然资源局实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一放二提三优化”,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四个一”行动,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推出重大项目“上门服务”、不见面审批、用地预审与选址“网上论证”等一系列超常规用地举措,助力岑溪市抢时间、拼进度、补损失。年,共上报9个批次项目用地,涉及23个项目,用地总面积.公顷,已获得用地批复3个批次,批复用地面积77.公顷,保障了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三威林产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明都小学、思湖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
▲实地指导业主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开展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四个一”服务行动
着力破解耕地占补难题
为支持岑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解决近几年来困扰岑溪市的耕地占补平衡难题,市自然资源局创新实行增减挂钩与用地计划挂钩制度、出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细则、搭建指标交易平台等措施,着力推动一批项目解决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确保项目落地建设。年,利用增减挂指标报批用地.公顷,节约报批费用.05万元。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验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图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图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市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用地用矿“三级联审”改革,重大项目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至14个工作日,矿业权登记时限提速46%。针对审批环节多的问题,实施用地规划“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实现用地和规划许可审批时间缩短50%以上。按照“能容缺即容缺,能取消则取消,能压缩就压缩”原则,调整容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容缺率达42%。
推动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登记财产专项和“百日攻坚”行动,大力推动不动产“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和信息共享集成,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广电网络过户同步办理”改革,创新推行不动产登记“预约办、线上办、简化办、一站办”的“四办”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做到防疫办证“两不误”。全市不动产一般类型登记(约占85%)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企业间转移登记0.2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登记即时办结。
▲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水、电、气、广电网络过户同步办理
严守资源利用上线
扎实推进“三个一定,一个全力”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管控,推动矿业绿色发展,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年,全市建成绿色矿山14座,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获得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全市矿山企业“小、散、乱、差”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夯实执法监管高压线。坚持“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强化卫星遥感技术、现代互联网与通信技术在执法领域应用,持续加强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查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坚持“堵”“疏”结合,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新建房行为,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农村合理刚性用地需求予以及时审批。
▲组织召开绿色矿山现场会
▲年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
▲深入矿山指导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创建效果
▲第四届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石材行业(岑溪)创新发展论坛
▲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