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
地处“三圈一带”(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交汇节点
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
是中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城市之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梧州一定要品尝的10道美食
梧州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是梧州地区非常有名的一种特色小吃。当地纸包鸡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主要以本土农家散养三黄鸡为原料,制作时配以老抽酱油、姜汁、八角、茴香、陈皮、草果、红谷米、古月粉等调味料及葱白粒腌制,然后再以少量白酒,以玉扣纸逐件包裹,最后再以花生油入锅浸炸而成。成品出来后鸡肉鲜嫩甘滑、醇厚不腻,色泽金黄、气味芳香,一直都深受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的青睐。
岑溪豆腐酿
岑溪豆腐酿又称煎豆腐,是广西省梧州市岑溪县的一道特色名菜;相传,豆腐创始于汉初的淮南,因之美味而传遍江南一带。宋元时期,豆腐已成为十分普遍的食物。当豆腐传入岑溪,岑溪人将之加工,在岑溪形成特色。
神仙钵
神仙钵,又叫打边炉,是梧州最常见的一种特色小吃。当地神仙钵与其它地方的打火锅相似,都是将炖钵放在炉上,当汤水煮开后,再放入鱼肉、牛肉、虾、鱿鱼和鸡鸭肉等菜料烫熟即可。虽然做法都一样,但是梧州神仙钵与其它地方打火锅吃法却有不同,当地神仙钵不是将整碟肉菜倒进炖钵去烫,而是将肉菜一件一件地放到炖钵里烫,边烫边吃,吃了一件接连再烫一件,悠闲自得,吃起来飘飘欲仙,如神仙般的感觉。
蒙山肉丸
蒙山肉丸,又称圆子,为蒙山的特有的传统佳肴。风味独特,香脆可口,深受人们喜爱,名扬区内外,为蒙山人办宴席的必备菜谱,常做成“冬菇肉丸汤”、“发菜肉丸汤”、“鸡杂肉丸汤”、“三丝肉圆汤”等,属蒙山上等菜谱之列。
滑肉肠粉
滑肉肠粉,又称猪肠粉,是梧州大街小巷最常见的一种小吃。当地肠粉制作工艺非常简单,主要以大米粉为原料,制作时将大米粉用清水调制成粉浆待用,在将玉米淀粉与生粉混合后用少量水调制稀糊状。然后用沸水将其烫制成粉糊,冷却后与大米粉浆混合加入精盐、生油调拌均匀。用湿白布铺在笼屉当中,将肠粉浆滔到白布上摊开,旺火蒸几分钟后卷粉就做好了。之后将猪肉去皮洗净切成方块,用清水浸泡后沥干盛于碗内,同时加盐、味精鸡蛋清拌匀上浆。炒锅置旺火上,下油烧热后将肉块散开下锅,炸至金黄色时滑肉就做好了。最后用一张卷粉卷上滑肉,卷成一条后再切成小段,上蒸笼蒸熟,出笼后浇是生油,糟辣酱和海鲜酱即成。食用时口感爽滑鲜嫩,肉馅香嫩可口,是当地一种老少皆宜的一种美食。
岑溪米粉
岑溪米粉是历史悠久是名小吃。相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龙母的诞生地---岑溪大竹村的老百姓在龙母放归养大的五条小龙回大海时,用上好的大米,精心加工成雪白的米粉,沿河投进江里,让小龙品尝民间美食,此后历代沿袭,形成风俗。每年进入农历五月的第一天(即农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做米粉、吃米粉。久而久之,五月初一日就演变成岑溪米粉节。
冰泉豆浆
冰泉豆浆是一种广西梧州的传统特色小吃。使用当地名泉“冰泉”水浸泡黄豆制成。经磨、滤、煮,制成豆浆,以汤匙舀而滴下如串珠,誉为“滴珠蜜味”。汁浓味香。
梧州龟苓膏
梧州龟苓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一种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备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并畅销中外,远近闻名。
梧州腊肠
梧州腊肠,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梧州腊肠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而成。色泽鲜明,烹饪简捷,蒸炒煎炸,味道鲜美,入口衣脆肉爽,甘香不腻,饮誉两广、港澳及东南亚各地。
年08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梧州腊肠”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牛肠酸
牛肠酸是广西贺州市最具特色的有名小吃,源自于贺州市公会镇,摊点主要分布于广西贺州市区大街小巷,在贺州市特色美食评选活动中,吴玉赦制作的公会牛肠酸获得了“贺州十大金牌小吃”的殊荣。
来源: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递价值分享智慧]
实战丨创新丨专业丨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