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马来西亚探亲记
作者
庞汉昌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一首晏殊名作《蝶恋花》,清远婉约,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动容,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兴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更是王国维所说“人生三大境界”之首。诗词的作用,非但可以喻情、致意,更耐人寻味,其实读者每每“断章取义”将诗词与际遇相比,诗词就像穿越时空的钥匙,打开了读者汹涌的心扉。《红楼梦》有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者练达人情写成文章,读者洞明世事做学问有感触,文章总是和世事纠葛一起无法分清。常读诗书的人多觉得,对诗书的理解经常随际遇而变迁,是什么缘故?恐怕唯有时间才是答案。
初读到这首词已经记不得是啥时候了,而当我深有感触地回想起它的时候,也非独上高楼的境界和感悟,而是有一段家族的故事。故事得从一个小山村说起。这小山村位于广西北流大容山脉的山脚下,山围镇,村名甘竹,这地方有一股平凡的神奇气息,钟灵毓秀。我家右边河涌那里的一块花岗岩,上面鬼斧神工刻有一个石龟,栩栩如生,更有不知流传了多少岁月的“石龟涌,捡得银,养得广西全省人”的童谣,更是使石龟平添了一丝神秘色彩。石龟一侧不远,有一块“试剑石”花岗岩,大块圆石被神奇的力量一分为二,断面平直,如神剑所削。沿着河涌往上,有一块九仔狮头石,石狮头上还有九个小狮头,此河涌因得名曰狮头石涌。这些神奇的石头平凡地待在那里,数千年如一日,见惯了日月星空移换,也见证了人世间凡尘俗事。
河涌旁是一个岭岐。所谓岭岐,有如山脉伸向水域溪流的“龙爪”。传说曾有过姓甘、姓罗的人居住,岭岐由此得名谓之甘罗岐。但岁月久远,恐怕只有狮头石、石龟还有那天上曾照过古人的明月见过。岭岐垌便是岭岐上的梯田的总称。本文所说的故事,起源于家族搬入甘竹的始祖成公。成公之孙——用公下南洋,到马来西亚后,用公改名南公。南公妻阿娇,祖籍容县。对南公的经历,今人已无法了解,更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想象起他每每在割橡胶劳作的间隙,思念远方的家乡的时候,现实条件无疑只能平添乡愁。即使是间隔一两年请人代笔给中国老家写封信,回信也要等上几个月,这不正是那首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描述的情景?但是,千山万水隔,亲情依旧馨,南公生前的20世纪80年代,也曾计划回家乡。现在,通过三代人努力,终于恢复联系了,若南公他们泉下有知,一定也会感到欣慰。
从历史书上看来,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人口迁徙,随处可见的或许仅仅是几页斑斓的文字,但其间又有几多生离死别,多少血和泪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一一汇入了时间的海洋!人们不得不屈服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安排,如果说当时旧中国的社会形成一种移民的推力,毕竟选择下南洋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可能来源于求生存、求发展的驱动,也不排除可能来源于战争即将来临的社会充斥郁闷、彷徨、赌气和仇恨,现代人不可能知道,让我们回到20世纪30年代,为他们的选择做一下风险评估吧
偷渡出洋,不仅官府可能稽查,海盗可能袭击,而且还要忍受几十天船舱底层拥挤肮脏的环境,多少人在路途中染疾身亡,多少人落下病根。即便是到达了目的地,还要面对热带雨林湿热的自然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战天斗地为生活。同时,若在家务农,当时的抗日战争在即,到处社会充斥着一股沉闷的气氛,很多人生计没有着落,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对风险,有的人选择忍受,有的人选择挑战,用公就是清末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约一千五百万下南洋的勇士之一。大约在年2月,用公挥泪告别家中老母,哥哥和妹妹,踏上了下南洋的不归路。我们只知道与他同行的还有容县大水发丫田的植桂,他们经过了无数折磨和自然界、社会的考验,来到马来西亚,勤劳致富,生根发芽。
即使是来到了不同的国度,他们也没有能够逃脱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残害。因为战争和政治排挤的原因,无数次的扁担箩筐一头挑着小孩一头挑着镬头的迁徙,一次又一次垂死挣扎,半夜三更听到号角起床与异族战斗!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就是亲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自然也会聚集在一起居住,相互帮助。从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到通过勤劳刻苦逐渐建立起经济地位和社会政治地位,是马来西亚华人共同的经历。比如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槟城,是唯一华人领袖可以执政的地方。正是下南洋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搏斗的磨砺,支撑起这段共同的经历,同时支撑起人们这些经历之后形成的宁静。而宁静,是七十多年之后,我第一次到达马来西亚最深刻的印象。这印象刷新我对“宁静致远”这个成语的认识。纯粹的宁静,本身就很自然,可以和致远没有半毛钱关系,宁静,宁静,纯粹的宁静,可近可远,亦近亦远。
年11月的吉隆坡雨季,雷雨总会在午后如期而至。从KLCC回酒店,地铁在某一站停止了30多分钟,刚开始没有解释,大约20多分钟后才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加马拉文的广播通知,大概说的是前方站遇到漫水困难,地铁不能在前方站停靠。我很吃惊,广播前后,全车没有任何躁动,在这个清真教盛行于马来人,华人很好地保留了传统信仰的国家,难道城市可以不喧嚣?难道遇到问题他们的第一选择是平静而不是其他?难道他们的脸上不可能有丝毫的不安?翻开国内的城市报纸,成为新闻的头条的类似事件已不少见,但是,在大马,事实是我们真的没有感受到任何的不安和躁动,因此我们自己也消除了不安和躁动。大马的亲人都能够很好地保存了家乡的信仰、风俗和传统,包括语言,饮食起居,祭祀和中医药保健等等,大马还有很多人会唱家乡的“采茶”戏,山歌等等,华人流行歌曲,华人影视及电视频道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
从宁静的小插曲开始,我们8天的大马行程取得了完美的成功。为了重现这次旅行之前的经历,有必要提起几个最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
年2月,用公离开祖国去到马来西亚,亲哥才公送至半路,把身上仅有的两条裤子脱下一条让弟弟穿上。兄弟情,血肉连,可见一斑,后散有委人代笔的书信往来。
年,第一次收到用公长子清叔执笔的来信,此前多次收到过用公寄回的钱物和请人代笔的书信。
年,约每年一两次的书信联系中断,失散前最后通信,有照片由均叔保存至今。
P01
年7月,阿昌通过祖籍北流六靖,现居住马来西亚彭亨文东的李先生在马来西亚《中国报》刊登了《寻找失散亲人》,后多方努力未果。至联系上后,大马亲人称,曾有朋友看到过该报道,但是因各种原因联系未果。其后家族各位成员各自在不同渠道均有努力,尤其是均叔,认定网络发达的社会,通过网络可以联系上,于是不断督促其女婿阿平等人在马来西亚霹雳中文网上发帖刷新寻亲信息。
年3月7日,近亲的元叔看到阿平在马来西亚霹雳中文网上社区发表的寻亲信息并主动联系阿平,表示将通过其努力帮寻找清叔等人下落。阿平由于工作忙,第二天才看到邮件,一说出来,大家都欣喜若狂,满心期待却又不敢相信。
年3月13日,阿昌通过元叔发送文件告知马来西亚亲人,大体上介绍了老家的现状。
年4月2日,接收到马来西亚明叔的女儿阿秀发来的文件,大马的基本情况清楚,通过QQ群联系恢复。
年5月26日,明叔夫妇、莲姑夫妇、阿锋及女友、阿秀、阿雯等一行8人,踏上了第一次回归故里的旅途。经过4个小时的飞行,飞机于27日凌晨缓缓降落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这是素未谋面的亲人重逢!信伯父率领的接机团高举大红纸书写的亲人名字,五百年前是一家,两个国家的亲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诚然,忙碌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早就见惯了别聚离合的情景,但对于我们山村中的家族,这是几十年来最隆重的大喜事!在广州只休息了几个小时,27日上午,在广州机场附近的宁姐招待早餐之后,探亲团一行在信伯父等人的陪同下,从广州回到故乡北流,整个家族的亲戚都聚集在一起等待亲人的回归,一叙乡愁,一切都很顺利。
初夏的北流,阳光明媚,红荔飘香。安顿好之后,开始了一周的探亲之旅,先后到达山围甘竹、容县大水老家、思传祠堂和祖坟那里缅怀祖宗,剩下的时间就是聚餐、游玩景点,品尝荔枝鲜果等等,一路上总是有说不尽的话题……时间过得很快,6月1日,在北流说“再见”的时候到了,而后会之期,定在明叔的儿子阿锋举办婚礼的日子——11月份,也是我们此次大马之旅的开端。
9月,我开始办理签证和预定机票,这是我第一次带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出国旅游,一位是我的母亲,一位是我的妻子。11月26日,从广州出发到达吉隆坡,元叔的外甥阿豪驾车前来机场接我们到酒店。换了货币,安顿好一切,还带我们到KLCC去看双子塔。由于双子塔不好停车,阿豪带我们乘坐地铁去。我们到达的时候被滂沱的大雨关在室内,之后回酒店的路上就发生了地铁故障的平静的30分钟这一幕。11月27日,我们应邀从富都车站出发前往怡保探望元叔和他们的家族。是他们帮助我们找回了大马的亲人,而且元叔也是我们大水支系的近亲。一路受到他们隆重的接待,尝到了很多马来西亚的鲜果和美食,有鲜美的红牡丹、“水果之王”榴莲和“水果皇后”山竹等。大家知道红牡丹又叫毛荔枝,这使我们来自“荔枝之乡”的北流人倍感亲切,外观毛茸茸的,果肉色泽跟荔枝相近,果肉比荔枝含水分略少,更富有韧性,很甜。果肉跟果核通过纤维层连接,不像荔枝一样完全分离果肉跟果核,果核也不像荔枝核光滑。吃到红牡丹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骨肉相连这个成语,印象很深。元叔家隔壁就是曾经回过中国的泉叔公,泉叔公不无感慨地讲,往年的8-9月份就已经过了红牡丹成熟的季节,而今年例外,又大又甜、毛茸茸的红牡丹似乎一定要等到中国客人来到它才会成熟。我们在大马每天都吃了几斤的鲜果,还有传到海外的“广西家乡菜”,大碗扣肉,叉烧,白切鸡,肠粉,石磨河粉等等,大饱口福。美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怡保路上岑溪老乡开的大排档,一口岑溪话,那里有霹雳河的淡水鱼,跟海鱼一样没有细骨头,鲜嫩可口。传说有一种鱼名字就叫“忘不了”,最大可达公斤,一般7公斤的鱼少说也要超过10年鱼龄,3公斤以下的还叫鱼仔,是相当长寿的大型鱼种,怪不得我老是忘不了。到了玲珑啊哟卡拉新叔公家,新叔公就是元叔和丽姑的父亲,是玲珑当地远近闻名的广西人。在他家住了一个晚上。28日,丽姑姑和姑丈又载我们去怡保乘车前往加央,阿秀和冠弟弟早在加央车站等我们,接我们到达加基武吉参加阿锋的婚礼。大哥阿威和大嫂则在27日从槟城到达,我们见到了大马所有的亲人。亲朋好友大多是广西人,他们很随和,通用的语言也是“广西白话”。阿锋的婚礼主会场设在加基武吉中华公会礼堂,大家载歌载舞祝福他们。我们也拿起麦克风到舞台上唱中国歌曲,给他们献上来自中国的祝福。
之后的几天,我们游览了海水如湖水般平静的兰卡威岛和暗隆等名胜风景,到南公的坟前上香,在马泰边境开放通关的时候到边境进入泰国,11月3日从马来西亚最大华人聚居城市槟城机场离开了这个宁静的国度。回来后,母亲逢人就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天,而快乐,往往因为分享,越分享越多……
亲人团聚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在这里,衷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在我们经历痛苦煎熬的时候,他们分担了痛苦,因为分担,痛苦变得越来越少,是很多素不相识的朋友的倾听和鼓励,还有想方设法的不断努力,使渺茫了几十年的希望变成触手可及的目标,目标又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这一切足以成为我们面对任何困难时的勇气。从马来西亚回来的三年里,正是这份坚持给了我正能量,我又通过各种关系帮助家族内外5对失联多年的南洋亲人恢复了联系。最神奇的一对,两边几乎在同一天要我找对方,我只是转发了一个信息,马上讲找着了,记得当时如同梦中一般不敢相信,其中,两位阿叔竟异国同名。
人们无法控制命运,但是对待命运的态度足以影响命运,而这种态度改变了命运的明显标志可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而是社会对此的反应。例如,霹雳中文论坛的网友看到我们持续刷新贴子以后,纷纷表示要不断地刷新信息不让帖子沉下去,直到我们找到亲人为止,五年如一日。那一刻,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此也真心感谢和祝福广大热心网友。
故事到此,是大团圆的结局,此后几年,通过宗亲联系,更有骑自行车在玉林城区跑街穿巷找地址,踏破铁鞋无觅处找亲人的经历。有一次,路遇一位收电费的小哥帮忙,才找到了25年前通信留下的一个不是十分确切的门牌号。每每一对亲人相逢,总是伴随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更多的需要是延续、继承和发扬。南公下南洋和失散几十年的寻亲所有的经历,足以成为家族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愿这笔财富因为分享,越分享越多!
庞汉昌
年2月出生,山围人,业余文学爱好者。
年第2期目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4 一座小城镇的大梦想(报告文学)‖莫晓霞
岭南故事
18 同船者(中篇小说)‖韦延才
46 虚无主义(短篇小说)‖李嘉欣
52 朋友(短篇童话)‖李艳想
散文随笔
59 随笔二题‖谢 泉
64 马来西亚探亲记‖庞汉昌
岭南诗意
插1 一条江向北流‖石才夫
69 槟榔屿(组诗)‖谢夷珊
75 对南方以南的一次诗意书写
——读谢夷珊组诗《槟榔屿》‖朱山坡
78 阿尔勒的向日葵(组诗)‖羽 菲
勾漏诗词
87 圭水扬波向北流‖李 旭
88 翠色上眉弯‖李 捷
89 鹤舞醉青松‖覃 圣
89 堂中挥笔豪情起‖曾鹤林
文艺评论
90 穿越新疆与广西连接四代人的“当代边塞书”
——读梁晓阳的《出塞书》‖张丽军
校园文学
93 陈福泉 梁 凯 巫炳儒
艺术之窗
封三 王昌龄诗《送柴侍御》(书法作品)‖梁家森
封底 华灯初上(摄影作品)‖刘 军
新闻副刊
封二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石才夫到我市调研‖陈海勇 韦龙君 李航
插1 漆诗歌沙龙举办新年诗歌朗诵会‖陈军 李航
插2 市文联慰问结对扶贫户和驻村第一书记‖梁雄铭
插3 北流市作家协会组织开展慰问作家活动‖许振兰
插4 北流市作家协会开展作家进校园活动‖韦龙君 许振兰
96 《诗刊》头条配双评论推出谢夷珊组诗‖韦龙君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