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楹联报3月15日二版

大云山“缀联”

李林森湖南岳阳

美丽的岳阳楼东南向75公里处,深藏着一颗硕大的翡翠宝石“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内奇峰秀壑,百态千姿。加之时常云遮雾罩,白浪接天,有如“云将沧海移山上;风把蓬莱吹画中。”之感受。听说巴陵有一付姓老先生心生怨意题联:“云雾太迷茫,似应收敛三分,莫遮去茂林修竹,掩藏玉砌雕梁,景物澄清堪众目;山峰何突兀,还可增升数尺,好摘来皓月繁星,揽住霞光霓影,岩峦装点更舒怀。”

周末,余与亲朋好友驱车来到公园门前。见有人指点:“入门直上苍穹,尽揽三千界;拾级登临绝顶,全收七二峰。”入山门果见:“百尺修虬,滴翠流香陵谷秀;千年挺拔,经风历雨古今苍。”难怪乎湖北有一饱学之士看后倾叹:“绝顶小群山,好凭文笔冲天,挥撒红霞迎旭日;太空呈万象,恰似洪炉举火,蒸腾紫气灿金丹。”更有甚者,竞用如椽之笔题下:“笔意淋漓,文倾陆海,墨洒潘江,诗画云山增国色;峰姿卓立,天与精神,韵添情态,心神表里足风光。”真个不知:“彩笔谁持,画来绿树红花,深山古寺;巧工甚意,凿出悬崖峭壁,曲径新碑。”又见前方:“云霭烟霞,到此一身仙气;山光水色,输他万种风情。”再往前走:“不设樊篱,恐楚才为其束缚;敞开山路,放瀛海向我奔腾。”众人来到神仙脚印石前,见又有人留联说:“说去说来一石头,管它是否神仙,务实方能留脚印;关忧关乐几诗客,到此清幽世界,超凡伊始听鸡鸣。”真个是:“民欤、史欤、道欤、佛欤,谈笔满山楼,问主人如何识得;雾也、泉也、松也、竹也,依偎在诗境,看游客怎样吟来。”同行的几位女士细声细语地念道:“本想求几朵莲花绣于心上;望能惠万方雨露洒满人间。”同一女伴又插嘴说:“五岳任遨遊,切莫背人抽剑;三元频告诫,毋忘饮马投钱。”是呀!还是要有诚心呀!人家:“心揽八百里洞庭以外;神系三千界仙境之间。”不然,范仲淹公怎么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天下警句呢?好啦好啦,不要吵啦!快来看这里:“云霞出岫,似佛尤似仙,窄往窄来,缥缈风光人莫识;山水怡情,如诗更如画,有声有色,清幽景致我常来。”哎呀,真的是:“避署观光,似庐山别无二致;参禅悟道,比蓬岛尚胜一筹。”怪不得:“玉清、上清、太清,清原本性;人道、地道、天道,道法自然。”连这荒山野岭的红蜓、绿蝶,土鱉、泥蛙都活得那么惬意、幽闲。是的:“宝殿占天下名山,道法宏通,与佛门堪称伯仲;老君传世间善事,佛光普照,合道家燮理阴阳。”哎呀!:“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呜岚响水,勾留中外旅游人。”走罢走罢,我们看这里:“胸有菩提,何必临时抱佛脚;身无杂念,自然极乐在心头。”

来到半山腰,只见溪水潺潺,林烟丽景。目睹“蛙鼓齐呜催步履;山涛竟响壮声威。”仰首:“龙口流泉,泉声断续钟声响;”低头:“井中映月,月色朦胧山色新。”信步往上,真的好似:“磬响云中,山浮足底,香携袖上,气壮胸前,如仙景胜似仙景;风来十面,雾绕千重,岩悬万仞,威镇八方,是人间超脱人间。”山险路隘,人稀跡疏。满目:“奇峰怪石,古刹林涛,云过春天飘似锦;瀑布清泉,碧潭岩窦,山当风海立如屏。”依链扶栏,拾级而上,旁边又是一副对联:“只管攀登,云路有阶通绝岭;不须炫耀,山溪无路入平湖。”不知不觉攀爬来到鸡冠岭,岭上白云袅袅,凉风咧咧。两侧题联:“雄鸡啼八百里长空,云山报晓;卓笔写五千年巨卷,墨海兴潮。”旁边不知是哪位楹联爱好者,将一副泰山云海联移花接木到此处,居然不露丝毫痕迹,丝丝入扣,恰到好处。“白浪接天,翠峰出浴,云将沧海移山上;岚烟拱日,琼岛卧波,风把蓬瀛吹画中。爬至岭顶,又见:“云锁奇峰,倚石好观沧海日;山登绝顶,披襟堪挹洞庭风。”岭端右侧突兀起一黛绿色蘑菇状山峰,上面绿荫如盖,旁边镂有“黄梁伞峰”四字,并配有:“此伞常张,巧与云山掩映;斯峰可上,好将日月携来。”当我刚想问导游小姐,导游小姐好象洞察到我的心思,递给我一个纸条,上写:“昂首问天上神仙,是谁遗下这黄梁伞、洗面盆、着衣亭,拖船埠头,点缀风光,曾为名山增胜概;放眼望楚中形势,令我感到那白羊田、长安驿、岳州城,洞庭湖畔,有关经济,无如现代最繁荣。”怪不得此峰取名“黄梁伞”,原来还是先皇临驾之宝地啊!真是:“漫漫世事沧桑,皇帝偶乘凉,问汉室功臣何在;朗朗晴空辉耀,神仙当用伞,张人民社稷恒昌。”只是这:“山峰自何处飞来,飘逸仙人留巨伞;故事从哪朝讲起,殷勤汉祖访张良。”记得汉时张良来大云山借笔,云山道仙不肯也罢,还气得俩脚一跺,把自己心爱的几枝笔全嵌进了云山山岩。“奇峰出世横成岭;卓笔凌云倒写天。”当出此典故。是啊!“一枝卓笔,纵然仙子难握;四面陡峰,唯有強人可攀。”

古往今来:“皇穹是道传无字;经典藏真待有缘。”是呀!经典可慢究,法政当先研。看“法传东土,位镇玄天,俎豆千秋隆祀典;政惠岳州,道修云岭,衣冠万国谒先师。”品原汁原味,看古色古香。“青苔麻石,木石尚留原始气;丽景奇山,江山不负太平时。”是的,只有这太平盛世,才有这样的好心情领略、品尝这大自然赐予的视觉盛宴。“漫步山中,欣观鹊唱莺飞,树茂花繁游客醉;攀登阁上,喜览舟行网撒,桥横浪荡世人迷。”在这:“云海波涛,蓬莱圣地;山岚烟树,阆菀洞天。”又有谁不陶醉?谁不留恋呢?

化典于无形寄情于幽微

石艳萍云南富源

金锐,年生,祖籍江苏,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对联》杂志社下半月刊广告联络部主任。其联含蓄空灵,创意新奇,善化典用典。其咏蝴蝶泉联意象丰盈,不粘不滞,深得为联之要法,联曰:

闲坐问情缘,花雨婆娑,衣上翩翩来蝶影;

远游招客饮,泉声清澈,杯中漠漠浣春云。

上联紧扣蝴蝶泉特点,即这里是青年男女美好爱情的浪漫场所,用花雨、蝴蝶这两种祥和又色彩缤纷的温暖物象,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蝴蝶泉之美。下联紧扣泉水清澈甘甜,用“杯中漠漠浣春云”这种具体而又轻盈的物象让人直接感受心灵愉悦,同上联暗中呼应,使人深体联境之美。

他的另一撰嫦娥联,情感色彩则与此恰好相反,渲染的是一种凄清、徘徊的幽思情调。

灵药宁何求,望人间一片相思,夜夜可怜悬月影;

清辉安可见,只桂下几回曼舞,年年不敢问花期。

上联化典妥贴,在嫦娥吞灵丹奔月的传说中展开联境,通过合情合理的推理,将相思后羿的嫦娥形态用“悬月影”的独特形象展现给读者,而这种形象是地球人类仰头即见的场景,可谓是匠心独运。下联紧接上联铺陈,将想象中的人物进一步具体化,让相思的人在传说中的月宫桂树下寂寞地独舞,表达她对后羿的思念之情。这种断肠情愫又没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年年不敢问花期”这种少女情调来表达,更加缠绵绯恻,让人间离者读之肝肠寸断。花开思人,年年岁岁只能在太空下望情郎,怎不令人感动而勾起同类相伤之共鸣?

至其发古今知音之叹,则以咏琵琶亭为最充沛:

亭外待何年,烟水无情,尚有风来听太息;

天涯拨此曲,琵琶有泪,是如人去不重逢。

全联化典手法令人叫绝,以轻灵飘忽之笔,仅用数语,即将自己置于当年白司马与琵琶女江边相逢之景中,且让千年前的一声叹息响于耳边,其驾驭文字的技巧和能力实是达到了极致。然而联作者并不到此为止,而是将情绪继续深化下去,发出知音一去难再逢的深深叹惋,不言而喻地达到了劝人珍惜知己的教化作用,这种劝告虽不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得旷达,却也至情至理,让人倍觉人间情缘之重。

其自我感怀联如下,读之让人产生对生命易逝的沉重感伤和深刻思考。

江潮万古琴,且由它卷雪堆云,豪侠美人皆寂寞;

世路一杯酒,休笑我吟花问月,红尘白鬓两消磨。

其所撰彩虹联,化典上更若浮云流光,只存些微痕迹。

思家者何敢指其东,独我自悲还自醉;

若桥兮未能由此上,许人相念不相逢。

上联暗用诗经中《东山》乡思之意,“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下联则通过彩虹似桥的外形来塑造联境,因为虹桥不能上,所以不能通过彩虹桥回到家乡,仅能相念而已。此种咏古达今的文字手法,让人深为叹服。

古今文人如果只是吟风弄月,终将归于闲人之列,金锐却不是这样,他的视野是广阔的,他每每将自己的笔触伸向社会,这便使他的联作具有了宏大的意旨。他在题汶川大地震中写道:

浩劫黯春云,问九天诸佛何能,徒使雨倾苍昊泪;

远行悲蜀道,留一缕幽魂未散,亦教声作杜鹃啼。

上联明是对诸佛的责问,实际上既是对人类力量有所局限的感叹,也是对一部分在工程质量方面不尽职官员的谴责,下联既是抒发对遇难之人的悲悯,也是在唤起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警示,期待人们未雨绸缪。

其所撰京杭大运河联更是托意良深:

三千年漫说荒唐,经途实可哀,问何人北阙朝封,西湖夜舞;

九万里今多疲敝,治国差相类,教此际先除淤积,再导江河。

联中既有对当今贪腐之吏不遮申诉,又有治国安世明哲宏理。

最后用作者的一首撰李白联来作结,作者表面上是在李白面前自谦,实际上也是暗中对自我多年从事对联创作的一种自信,明眼人自能见之,岂徒有处士之狂耳!

君不见骑鲸而啸、乘鹿而游,岂止诗文传后世;

我也有处士之狂、建安之傲,何将风骨让先生。

披阅之余,余不由喟然而叹:其人化典之神奇,除千年前工部玉溪,谁复能过之!

品校园联语练国学功夫

潘民华湖南株洲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是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每周三第8节课是社团选修课。因为要参加12月校团委组织的社团风采大赛,年11月25日诗联选修课,笔者带着已学完对联六要素的诗联社学员,去校园内一边拍照片,一边品对联。

首先,来到翰墨园木刻诗联墙边,欣享翁同龢联语: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该联声律节奏与语意节奏合拍。有学员提出:“文章”是连绵名词,“谈笑”是并列动词,似乎结构不对应,词性不对品。我解释道:“文章”可看作文字和章法的并列;“谈笑”在这里可理解为说笑的内容,作名词。

于右任联:

书存金石气;

室有蕙兰香。

临川七龄童子书写的王维诗句: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赵朴初联:

圣人心日月;

仁者寿山河。

联语大意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心同日月;具有大智慧和善良的人寿比山河。学员们对以上三副对联,认为非常工整,没有异议,容易理解。

何绍基书写的陆游《七律?斋中杂兴》诗之颈联:

清心始信幽栖乐;穷理方知俗学非。

学员们首先对“栖”写成“棲”字不认识,误认为“楼”字;“俗”字误认为“倍”字,觉得解不通。联语大意是:清除心中的杂念才相信隐居的快乐,探究事物的真相之才明白世俗流行之学的错误。“穷理”的“穷”在这里是形容词动词化。

李瑞清联:

道德/为/原本;

知识/极/诚明。

这是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李瑞清出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时,为学子留下的做人准则。学员们对该联不太理解,主要体现在上下联的最后两字。“原本”在这里是名词。事物之由来、根源。《汉书·匡衡传》:“今长安天子之都……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诚明”指至诚之心和完美的德性。语出《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郑玄注:“由至诚而有明德,是圣人之性者也。”宋朝邵雍《诚明吟》:“孔子生知非假习,孟轲先觉亦须修;诚明本属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学员们发现:下联知识的“识”与上联道德的“德”按古韵皆为仄声,失对。

接着,大家对学校三座亭子所挂木刻联进行了评价,这三副联都出自本市一位著名小说作家之手:

五音明德亭

今宵志在高山流水;

明日清牵广陵平沙。

学员们很快发现:下联后面三字皆为平声,失替又失对,应将“陵”字改为仄声字。

至善亭

壮怀激烈,栏杆拍遍;

小园芳菲,花树争先。

学员们指出:该联在平仄上只要将“小园芳菲”中的“园”字换成仄声字,就可避免失替和失对。我启发学生:这两行字是否形对意联?挂在“至善亭”是否合适?学员们思考后都摇头。“壮怀激烈”出自岳飞《满江红》,“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水龙吟》,一个是被陷害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政途不顺的骚客词人,忠愤激越,抑郁苦闷。下联“小园芳菲,花树争先”八个字与上联毫无关联,

长善亭

且将长歌讴贞柏;

还以善德启后昆。

学员们争着发言:上联第二、四、六字皆为平声,下联第二、四、六字皆为仄声,失替又失对,典型的同性恋。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这些对联雕刻之前,不通过您修改呢?我说,那时老师尚未来到学校。那为什么现在不更换呢?

挽联乎?寿联矣!

李景宁陕西户县

单位传达室老马,名武斌,农民,今年61岁,户县祖庵镇成道宫村人。月前某日下午上班,老马按惯例给办公室送来厚厚一摞报纸,刚转身又走回来,对我说:李老师,我有个愿望,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实现?我愣住了,心想我人微言轻,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能帮你实现什么愿望呢?嘴上说:老马,有什么忙?尽管说?老马一字一板说:想请你给我写个挽联?听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抢过话头:胡说啥呢?老马说:女儿刚给我过61岁生日,我最近想活这么大年龄,比起那些走了的人,我感觉活够了,很知足啊。我说:老马,挽联就不写了,给你写个寿联,祝福你生日快乐。老马说:我非常羡慕别人家里挂对联,自己这一生的梦想是当个警察,但是命运不济,不过这么多年能够与警察打交道,感觉很知足,很高兴,你对联编的好,写的好,我见过,也听说过,叫你给我写挽联,是我的荣耀,一直想请你写,就是张不开口。原来如此,受宠若惊了。老马,这么多年干门卫十分敬业,每天为单位三十多个部门送报纸书信,每年多起交通事故的车辆停置放行,无论黑夜还是阴雨,他都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今天听他一说,我忽然对他刮目相看了。人,是要知足,幸福就会常常包裹自己。我常想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狮子、豹子吃饱了,也会卧在一边歇息,只有饿了,才会弱肉强食。可人呢,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凡此比比皆是。老马这个愿望太简单了,不过写几个字而已,却要压在心底很长时间。于是给老马撰联曰:

马腾浩气诚仁鼎;

斌蕴雄风道义存。

上联意思,赞扬老马风风火火,热爱工作,爱岗敬业,用忠诚、真诚、仁心支撑起精神大厦,值得点赞和学习。下联是说,老马虽然工作辛苦,地位卑微,但是依然有雄风猎猎之魄,是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凡人君子,其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存我的心间。尤其是他质朴的话语,蕴含了人生大道理。知足者,常乐也。把对联送给老马,老马笑着说:这辈子死了也不后悔,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看到老马激动的样子,我感到无地自容,不过举手之劳,老马竟然如此感动。临别,他又三番五次给我塞了一包烟,说:这是给你准备的必须给你,不然我会睡不着的。独自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的最多的词汇是:挽联乎?寿联矣。在此,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激情,提笔记下这段楹联故事,默默祝福老马健康长寿,祝愿天底下所有的好人平安幸福。

聪明伶俐,妩媚动人,壮乡三姐传中外;

豁达善良,才华出众,民族歌仙誉古今。

摄影/配联广西岑溪黄已力

名人挽联祭周公刘建坤河北青县

周盛传(—),字薪如,安徽肥西县周家圩子人。早年与兄盛波组建老盛军(淮军之一部)。累官至湖南提督。同治十年()调青县马厂,建兵营修炮台,所部25营两万一千人。光绪元年()任天津镇总兵。留马队驻马厂,余队移屯天津潦水套(今小站)。当时静海、青县、东光、河间、献县一带又逢旱水连灾,周盛传盖粥棚“分赈各村,所活者数万众”。六年()开挖马厂减河,西起靳家庄至小站,建桥50余座,引运河之水患灌溉津南之碱洼,以所部任其役,历二年竣工,可垦以百万计,成稻田6万余亩。光绪十一年()卒于原籍母丧守制期间。谥“武壮”,于青县、小站两地奉敕建“周武壮公祠”。

周盛传治丧期间悬挽联百余副,选其九副名人挽联以飨读者。

天津等十七县灾民敬挽:

三十年,王事勤劳,征于南戍于北,忠臣可告,更兼恩罔众士、泽及穷人,种种积功多遗爱,应留青史纪;

数千里,亲丧奔赴,形不见声不闻,子孝难供,乃竞痛切柸棬、悲深风木,奄奄泣血尽真魂,想浮白云游。

曾任广西按察使、甲午战争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刑部、礼部、邮传部侍郎的胡燏芬制联挽曰:

征讨时之大将才,优荡寇,业懋屯田,恸烈烈,英雄倏尔,销尘天地老;

伦常外无完人生,报君恩,死殉母葬,歏茫茫,宇宙如斯,忠孝古今难。

曾入淮军任把总、中法战争中镇守台湾、甲午战争中指挥辽东战役,收复连山关分水岭,升直隶提督,继击毙日将富刚三造、后率武卫前军抗击八国联军,在天津八里台战役中战死的聂士成所撰挽联:

军政饬恩威,遗爱在人歌颂作;

彝伦全忠孝,老成谢世典型存。

淮军将领,甲午战争中总统援朝诸军、曾参任直隶提督的叶志超挽:

倡义起淮南,髪逆驱除捻,氛蘯决,回忆数百战伟绩,卅二载威名咸钦,专阃才高,争向群英推大树;

统帅居冀北,屯田教稼作,邑筹边,何期三千里奔丧,十一朝泣血竞尔,抚棺痛绝,从此万里失长城。

刘铭传之侄、铭军统帅,随周盛传开挖马厂减河,竣工后奉命率马兵十三营驻兴济、后调防北平的刘盛休挽曰:

宏济在艰难,治兵治水,伟绩长存,知他年,绘像书勋载笔,允光昭代史;

凄凉闻噩耗,一死一生,交情不泯,痛此后,青风黑塞重来,犹忆归时魂。

晚清重臣,累官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李鸿章挽:

勋业亚凉州,璘玠齐名,一代将才推伯仲;

澂清望渤海,关张无命,几时神笔会风云。

湘军主要将领,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挽:

涉沧海以奔丧,自古忠臣皆孝子;

有难兄能救国,从此泉路待慈亲。

裕禄(?—),清末满洲正白旗人。同治十三年()任安徽巡抚,光绪十三年()任湖广总督。他撰挽联以祭:

剑气当年横塞北;

将星一夜陨江南。

吴大澂(—),字清卿,江苏吴县人。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清同治七年(年)进士,光绪十二年(年)擢广东巡抚。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他在挽联中这样写道:

经血战数百捷辟,屯田八万余,知古名将之用心,兵农并重;

缞绖奔三千里庐,居哭十一日,从太夫人以乘化,忠孝两全。

花甲夫妻赛楹联赵殿文黑龙江肇源

黑龙江肇源县有这么一对退休夫妻,老头儿叫赵静,老伴叫赵力学,两人都已年过花甲。他们每天都在研究琢磨写对联,互相出句应对。其乐融融的晚年生活让人羡慕不已。老夫妻年青时都教过书,有很深的文化功底。退休头两年,俩人一直呆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干。肇源楹联学会成立后,学会在肇源老干部局开办了楹联讲座班。赵力学抱着试试的想法参加了讲座,结果一次她就听上瘾了,也入门了。于是每周的讲座赵力学都积极参加。一年后,由于赵力学学习刻苦,边学边写进步很快,有不少作品在当地楹联刊物上发表。有一天,赵力学对赵静说:“你也去听听讲座,学习写对联呗。省得一天到晚闲的难受。”开始赵静不太理解,认为已经60多岁了,还学啥,还能写出个啥名堂,就没去听课。事隔不久,赵静闲来无事溜达到肇源老干部局门前,被教楹联的张希民老师拽进了教室。没想到一堂课听下来,赵静收获颇丰,也渐渐地对楹联有了兴趣。于是老俩口开始琢磨上了写对联,一发不可收拾。常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赵静进步很快,也有不少作品在楹联刊物上发表。

勤劳必然结硕果,耕耘一定有收获。四年多写作光景,赵静和赵力学夫妻俩在《中国楹联报》、《黑龙江联坛》、《肇源联苑》等报刊上发表对联多副。并且夫妻俩一起加入省、市、县楹联学会,还是肇源县楹联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了。现在老夫妻俩写对联的方式由原来的琢磨研讨改变成了题联对赛,经常一个人出句另一个人对句,倒也开心。有一天,赵力学为环卫工作题了个上联:独运匠心描美景,让老伴对下联。老伴一时没对出来,急得团团转。这时赵力学支一招,让他拖地,体验一下清洁工劳动的辛苦。赵静看着拖布杆移动的节奏,灵感来了,下联也对上了:勤挥帚笔绘新容。去年夏天,老夫妻一同去乡下一个农民表侄家坐客,表侄家是个种田大户,有水田有旱田。他们二人到田间后,赵力学当即出上联:喜看千畦青稻壮。赵静也不示弱,立刻对出下联:欢欣万垅大田新。肇源人民广场重建后,一群中老年人自发组织伴奏唱歌,老夫妻现场题联助兴,老伴赵力学题上联:民歌唱涌洪湖水。赵静接下联:乐曲弹扬赛马声。这些歌手们连声点赞:好联!好联!他们非常喜欢这对老夫妻。现在这对老夫妻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有对联陪伴,他们的晚年生活快乐开心。他们还用一副楹联自勉:别嫌老退缺芳草;定望前方绽暖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9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