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色小镇这5大误区千万别进

当下,文旅小镇是一个非常火的话题,不少政府将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坐镇指导,企业积极投入,媒体卖力宣传.....一时间,全国各地冒出非常多非常多小镇,让人想起大跃进时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时的情景。

毋庸置疑,特色小镇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它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有不少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都把小镇想得太简单了。

本文结合对全国50多个小镇的考察和诊断,将各大误区整理如下,希望给予大家参考:

一、认为小镇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

小镇建设并非朝夕之功。即使一个普通房地产项目,从拿地到建成,最少也需要三五年;何况一个特色小镇项目?基础好、条件成熟少说也需要7、8年,新建的则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

申报之前,你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需要拿好地,设计好相关的开发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申报成功后,你能得到一笔政府扶持的资金,但后续的运营、IP打造、社区管理等工作也纷至沓来,各种难关需要你去突破。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激烈、各地皆小镇的时代,你稍不留意,就可能被KO。

比如,浙江的某小镇,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就被连续降格,最后变成一个普通的小乡村;又比如,某地的丹麦小镇,建得非常漂亮,但由于产业无法导入、人口无法聚集,最后沦为旅游景点。

一个小镇能申报成功,说明它有成功的基础,就好像一个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的奖状一样,能证明他有一定的能力,但不等于他以后就一定非常优秀,就一定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二、小镇圈地无非就是搞房地产

有些中小房企在大城市已被大型企业挤压得毫无生存缝隙,被迫转移阵地,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存库量又太大,市场风险无法预估,恰逢特色小镇风起云涌,他们自然不会错失这个机会。可以说,他们是被迫到“特色小镇”这条道上的。但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特色小镇是什么东西,就只能继续沿用过去房地产积累的知识、经验、理念去做小镇。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项目本来是房地产开发,特色小镇政策出来后,都纷纷“改名换姓”,晋升为科技小镇、文创小镇、基金小镇。但你到里面去看看,除了房子还是房子。

不可否认,以特色小镇的名义拿地,地价确实很便宜,但是你做的房子没有市场需求,再便宜的房子也会乏人问津。何况国家现在严厉打击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没有房地产,怎么留得住人?如何理解中央关于特色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神。“居”是什么?产业和城镇以及人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光讲产业,那和过去的工业园、产业园、开发新区有什么区别?现在有几个工业园还活着的?

所以,文旅小镇不必忌讳房地产,只是房地产开发的模式、盈利模式和过去单纯的地产开发有很大的区别!而房地产可以解决“生活”这一问题。

三、重视规划忽视策划

没有策划,哪来的规划?没有前期策划,你怎么知道当地的哪些资源可以加以利用?你怎么知道市场的消费特征?你怎么知道同类竞争产品做得如何,又有什么短板?没有策划,你如何定位小镇,设计好相关的运营模式、开发模式、盈利模式?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连自己、连对手都不知道,怎么在市场冲出重围?我不敢否认,国内很多规划院的画图水平非常高,看了图纸让人热血沸腾,但能落地的又有几个?规划图纸改了又改,项目推倒重来的成本有多高?你算过没有。

策划绝对不是一块抹布,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先策划后规划,做好小镇的定位和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小镇的开发的有序和不跑偏。

四、上行下效,简单地画框框

很明显的现象是,很多地方政府几乎照搬中央关于特色小镇的参考意见,急急忙忙地定时间、定数量、定范围、定人数、定投资规模。

在时间方面,一般规定为“3年”;小镇范围则定为“3平方公里”,人数则要求一个小镇容纳“3万人”,投资规模则要达到“3年30亿”。总结来说就是“4个3”。

这个框框首先由国家某部委圈定,然后从省到市,从市到县,从县到镇,一级一级地下派任务。一旦没有完成任务,就要问责。于是乎,有条件的地方报几个,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报几个。我甚至发现,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县城居然报了十几个,很多都是“生拉硬扯”的。

好像照着中央的规定画圈圈,特色小镇就一定能建成。但他们不明白,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交通条件都不尽相同,为什么要“一刀切”出一个个小镇呢?如果再继续下去,相信5年之内肯定有一批小镇烂尾。还记得当年产业园遍地开花的情景吗?如今不少产业园已成为鬼城,黑灯瞎火、野狗乱串、野草疯长。小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五、以为背靠旅游风景区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在风景区建几个酒店,搞一些房地产开发就成为小镇了!

至于盈利模式,他们想得更简单:“卖房子、收门票、餐饮消费”,陈向宏的三大招。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国家对小镇的要求是“宜居宜业宜游”。旅游风景区最多就是宜游,还会宜居宜业吗?

何况旅游风景区与小镇是两个概念,它们至少在4个方面存在不同:

一是体验不同。景区只是表层地玩、看、吃,追求的是感官的享受和刺激,时间短、过程短,而文旅小镇一般以自我融入后的内心体验为主,是一种身心的愉悦,没有尖叫、没有疯狂、没有一闪而过的快感。有的只是慢慢的体味和感受。

二是盈利模式不同。景区是以收取门票为手段,而小镇除了地产开发外,二次消费(包括吃、住、玩、购、行等)、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才是最大的赢利点。

三是开发模式不同。景区相对简单,只有肯投入,设施都有现成的出售,安装即可。而小镇却更为复杂,要经过一系列非常专业的策划、规划和开发,因为地域、文化、消费观念不同,没有可以复制的模式。

四是氛围不同。景区游乐园人越多越好,所以热闹和喧嚣不可避免。而小镇营造的却是一种氛围,需要人慢慢的安静的体会。而一旦人满为患,小镇的生命也就开始走向枯萎。

正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就更不能简单地处理。确实,依托景区的特色小镇有先天的优势:一是无需担心人气,二是无需花大力气打造自然景观。但要联动景区一起开发变成小镇,还要清楚理解景区与小镇的关系,这个还要从长计议。不是任何背靠旅游风景区的小镇都能成功。不是往风景区乱塞东西就可以做成小镇。

浙江经验:那些惨遭淘汰的特色小镇,值得大家思考和警示!

这些特色小镇为何会被淘汰?病根在哪里?浙江在特色小镇考核上有怎样的机制值得借鉴?

特色小镇学浙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起步早,产业基础好,浙江特色小镇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即便如此,日前,一批浙江省级创建、培育的特色小镇惨遭警告、降格,甚至淘汰。这些小镇的悲剧,值得全国的特色小镇建设者、参与者们警示和借鉴。

日前,部分浙江省级创建、培育的特色小镇遭到警告,甚至淘汰,龙游新加坡风情小镇被列为淘汰对象。

带着问题去读

这些特色小镇为何会被淘汰?病根在哪里?浙江在特色小镇考核上有怎样的机制值得借鉴?

特色小镇学浙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起步早,产业基础好,浙江特色小镇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即便如此,日前,一批浙江省级创建、培育的特色小镇惨遭警告、降格,甚至淘汰。上述小镇的悲剧,值得全国的特色小镇建设者、参与者们警示和借鉴。

被警告、淘汰小镇中不乏“明星”

日前,年度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对象考核情况出炉。7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考核明细也随之公布。其中,得分最高的是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90.0分;最低的是梅山海洋金融小镇,41.6分。

在78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年度考核方面,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16个小镇为优秀小镇,滨江物联网小镇等32个小镇为良好小镇,南浔善琏湖笔小镇等19个小镇为合格小镇。

被警告

⊙杭州湾花田小镇

⊙温岭泵业智造小镇

⊙天子岭静脉小镇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

⊙东阳木雕小镇

⊙南湖基金小镇

被降格

⊙梅山海洋金融小镇

⊙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

⊙平阳宠物小镇

⊙天台山合和小镇

⊙余姚模客小镇

在52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年度考核方面,上城南宋皇城小镇等10个小镇为优秀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等19个小镇为良好小镇,临海时尚眼镜小镇等18个小镇为合格小镇。

其中,奉化滨海养生小镇等4个小镇为警告小镇,龙游新加坡风情小镇被列为淘汰对象。

据了解,由于项目推进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规划定位偏离等原因,梅山海洋金融小镇等5个小镇的评分在49分以下,被迫降格;杭州湾花田小镇等6个小镇因为评分不到60分的合格线而被警告。总的来说,不合格率超过了14%。

事实上,在被警告、惨遭淘汰的上述特色小镇中不乏“明星”小镇。比如,杭州湾花田小镇、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平阳宠物小镇等,因为主打当下较为时尚的通用航空、萌宠文化牌,此前在全国也十分有名气。尤其是平阳宠物小镇其造型独特的“骨头”小镇会客厅一度吸引了不少眼球。

名字再好,没有产业不行

但是,特色小镇一定要有主打特色产业并形成产业链,否则仅靠名字吸引人,难免缺乏发展后劲和坚实根基。

比如温岭泵业智造小镇、天子岭静脉小镇、天台山合和小镇均是在主打产业引进、扶持和招商上缺乏后劲,空有了一个名字。

浙江省华夏小康与公益研究院院长赖惠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特色小镇的一条主线和前提条件就是有产业支撑。如果对浙江区域经济有所了解的话,会知道绍兴纺织、大唐袜业、嵊州领带、海宁皮革等块状经济,是浙江从资源小省迈向制造大省、市场大省、经济大省的功臣。

赖惠能认为,在产业方面,浙江的特色小镇,是真正在学习德国工业4.0和先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精细管理等欧洲先进经验,如果说,中国也出现大众汽车小镇等欧洲小镇的话,一定最先是在浙江。

此次下重拳淘汰虚有其名、徒有其表的“有特色,无产业”小镇,足可见浙江省发展特色小镇对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看重。

大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此前,针对一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中盲目求大(大广场、大马路、大高楼)、求洋(洋名)等一些乱象,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两个主管部委——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已经进行警示。

而此次被浙江警告、淘汰的名单中,东阳木雕小镇、龙游新加坡风情小镇也有类似的问题。

此前,国内文化创意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对浙江省近百个特色小镇进行了深入考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元浦表示,浙江多地多个红木小镇便存在着规模过大的问题。

优胜劣汰,浙江经验值得借鉴

此前,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曾表示,浙江特色小镇将一年一大考,健全优胜劣汰机制。

据介绍,浙江省下一步要抓好三个“十”:

1、加快十个高技术特色小镇建设

从特色小镇中要优中选优,培育十个高科技特色小镇,主攻方向要瞄准高新技术前沿,瞄准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装置、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要高、创新的专业化程度也要高。

2、加快建成十个“腾笼换鸟”的示范小镇

大力建设重点研究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加快开展特色小镇智能制造的示范试点,实施“互联网+特色小镇”行动计划,分行业开展特色小镇的机器换人。

3、加快建设十个高产出的特色小镇

要出台科技创新专项政策,集聚总部型、上市型、联盟型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和高端项目。

袁家军称,今后要把建设实际作为唯一标准,对照要求,该降格的要降格,该警告的要警告,该淘汰的要淘汰。

实施“创建制”,重谋划、轻申报,重实效、轻牌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

相关专家表示,浙江省对特色小镇的上述动态监督与淘汰制,值得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各省市在特色小镇创建中借鉴、学习。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一诺农旅规划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

感谢您







































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gr/1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