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辑萃

时至今日,虽然科举已经磨灭,但在城镇的乡郊,我们是不是还能发现一些科举的痕迹---旗石,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得到功名后,就在宗祠前竖旗石作纪念,刻上某年考中了什么、获得第几名等文字,以显示自己的功名成就,光宗耀祖。旗石因是成对竖立的,又称旗杆夹、旗杆夹石、旗杆石。

此外,也有在祖坟竖立的,以显示家族显赫,并有界定墓地范围及点缀装饰等功用。因此亦有不少旗石散落在山上。遗憾的是,现在留存下来的大多都是残缺的。大部分于上世纪50年代农田水利建设,被掘出来拿去筑围堤、修塘基、搭圳桥,散落四周难以寻觅了......因此,留存下来的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明清时指按定制年份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即于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次年举行会试,即丑、未、辰、戌年举行会试、殿试。这些年份的科举考试即为正科。

如遇皇帝登极或皇帝、太后万寿增加开科考试者,称为恩科。

如恩科与正科合并举行,称作恩正倂科,按两科累加名额总数录取,较平时正科为多。

据查阅相关资料,黄震川是新会罗坑镇牛湾桂林村聚魁里人,年黄震川参与开办西南学堂(年改名冈州中学),曾担任校长;清宣统元年(年),他与华侨林护等发起和筹办新会河口冈州商埠;年参与筹办会城爱群善院。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举人.

中式:科举考试用语。指考试合格被录取。“式”乃规格、标准之意,中式即指合乎标准。所以称考试合格为中式。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明清两代,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故称岁贡。

拔元:拔贡第一名的简称。拔贡为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副榜: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名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乡试副榜起于明嘉靖时。清因之,每正榜五名取中一名,名为副贡,不能与举人同赴会试,仍可应下届乡试。会试副榜始于明永乐时,亦不能参加殿试,仍可应下届会试。清初,乡、会试正榜以外,还录取一定名额的“副榜”。

据《雷方邝三姓俊贤录》记载,邝以珩为光绪庚辰举人。邝奎光为同治辛未科举人。暂时未能查到邝春元的相关资料。

钦赐举人是指没有通过科举的乡试一级考试,而被皇帝破例授予举人资格的人。而一般的举人则必须要通过省一级的乡试合格才能得到举人称号。

例贡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

据《雷方邝三姓俊贤录》记载,邝国光,为光绪元年清廷选派留美的第四批(最后一批)童生,年10月14日赴美,时年13岁,年归国后,任天津海军学校,服役于北洋海军“定远军舰”,退役后,先后任河北省政府外书秘书,上海江南船厂经理,在上海逝世。未有资料查证邝清鑑、邝国元相关生平事迹。

敕封-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文林郎-古代文官散官名,文林郎不是职官,而是散官,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

乡试:科举三级考试之一,属初级考试。唐宋时又称“乡贡”、“解试”。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举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按解额录取合格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乡试合格举人可赴礼部试

金朝以县试为乡试。洪皓《松漠纪闻续》:“金人科举,先于诸州分县赴试,号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章宗明昌元年()免乡试。元朝乡试在行省一级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选取人,内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75人,各处都有定额。乡试中选者才能赴会试。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各省乡试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亦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赴京师应会试。

明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之法,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乡试中每科必于五经中各中一名,列为前五名。清亦沿称前五名为五经魁,或五魁。乡试第三、第四、第五名被称为"经魁"。

据《温通信祖家谱》记载:温安邦清经魁武举人。功名碑的发现可以作为家谱的实物佐证,可惜的是石碑被丢弃在池塘里,表面已经布满青苔。

清朝的地方机构是省、府、县三级。"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地市级,府的首长就是知府,副职就是同知。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

补用道:明清时代的官职补用道员的省称,就是候补道员。道员由分为部政使(主管钱粮,又叫藩台)、按察使(主管刑事案件又叫臬台)。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

温景奎:(生卒年月不详),清末-光绪年间进士。

温秉忠,年出生,广东新宁人,第二批留美幼童。温秉忠出生于信仰敬虔的家庭,他父亲温清溪,是基督教会中的名人,亦是道济会堂、公理会和礼贤会的创办人。温秉忠归国后在上海办工厂,并在美国驻新疆领事馆服务,后为北京海关总局负责人,苏州海关监督等。在上海逝世。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姨夫。

温宗尧(-),广东新宁(今台山人),少年时代入香港中央书院(后改名皇仁书院)读书,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年,与杨衢云、谢缵泰发起成立“辅仁文社”。后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教习,与倾向维新的《国闻报》人物接触频繁。因精通英文,到上海协助中英商约谈判。年,得学生黎科介绍,任唐才常“自立军”驻沪外交代表;大通起义失败,托王宠惠掩护秦力山并资送出境。后历任两广洋务局局长、广东电话局总办、广东将弁学堂总办、江苏候补道等职,协助两广总督岑春煊成功处理了连州教案。

清末有两个广东人先后任驻藏帮办大臣,即张荫棠和温宗尧,两人都在西藏推行“新政”,功过有待评说。武昌事起,温宗尧与伍廷芳等联名通电赞成共和,随后任南方议和参赞,年又出任第二次南北和谈南方总代表。

辛亥南北议和,是广东人在中国政坛一次集体亮相,阵容之鼎盛,令人叹为观止。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香山人;南方议和总代表伍廷芳,新会人;南方议和参赞汪兆铭、温宗尧、王宠惠,分别是番禺、台山、东莞人;南方代表团秘书张竞生,饶平人;袁世凯阵营实际负责议和的枢纽人物梁士诒,三水人;参与联络工作的叶恭绰,番禺人;北方代表团在上海的下榻之地沧州饭店,则是香山人刘学询的物业。

南北和谈前后,温宗尧热衷于组织政党,先后参与国民协会、统一党、国民公民的筹组,都是昙花一现。袁世凯图谋称帝,讨袁军兴。年,岑春煊偕温宗尧等由上海绕道香港,转抵广东肇庆,于广东肇庆成立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举岑春煊为都司令,梁启超为都参谋,温宗尧任外交局长,一致举兵讨伐袁世凯。   年7月孙中山南下护法。次年5月,政学系和桂系军阀对孙中山不满,操纵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改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制为七总裁制,孙中山无奈去职。年4月8日,广州军政府主席总裁岑春煊召开政务会议,免去伍廷芳的外交部长,特任温宗尧为外交部长。时值第二次南北和谈断续进行。6月6日,广州军政府政务会议议决,撤换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改派温宗尧继任,并通告北京政府: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三人的总代表业经取消,声明孙、唐、伍等宣言及一切行动无效。由于南方内部纷争,第二次南北和谈无疾而终。   南方军政府取消以后,温宗尧寓居沪、宁两地,在齐燮元、孙传芳手下办理对外交涉。北伐以后不问政事,从事教育及其他社会活动。值得留意的是,著名《新青年》杂志是将温宗尧当作值得推崇的“名流”来看待的。年,《新青年》自称“得当代名流之助,如温宗尧、吴敬恒、张继、马君武、胡适、苏曼殊诸君。”该年,温宗尧在《新青年》发表《论教育》一文,认为,现代义务教育促成了西方国家的强盛,而愚昧无知则导致了亚洲国家的贫弱。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掌握教育权柄并为国民提供受教育机会,就不可能使政治进步、工业发达、道德高尚,就不能自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晚清民国岭南人物灿若繁星,其所以能建功立业之故,在于不株守家园,放开胸襟,或环球泛舟,或绝域驰马,与天下人物交流,既有中学根底,又吸纳西学之长,故能多所建树,裨益世人。(来源:豆瓣)

近代以来,出现了专业型的职业官僚,在外交、法律、财金、教育方面学有专长者,如伍廷芳、温宗尧、王宠惠、陈锦涛,先是为清廷服务,辛亥后供职于南方临时政府,后来又游走于各派军阀之间,与国民党若即若离,时分时合,大多混迹政坛数十年,自有其过人之处,且功过有待评说......

科举制选状元肇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初期仅考文章经术,考武艺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

“光绪十八年冬十月,殿试中式武举于太和殿前。初三,光绪皇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初四,皇帝御景运门外箭亭阅视中式武举技勇。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初五,光绪帝至太和殿传胪,恩赐卞赓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该榜榜眼是张连同,河南宜阳人,探花是李连仲,直隶大名人,均授二等侍卫。一甲卞赓等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仝云龙等二十人武进士出身,三甲易国相等一百三十二人同武进士出身。钦赐卞赓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附:光绪十八年壬辰科武举金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光绪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廷(试天)下武举张连同等一百五十一名。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故兹诰示:

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卞赓江苏海州武举第二名张连同河南宜阳县武举第三名李连仲直隶大名县武举

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一名仝云龙山东金乡县武举第二名陈怀玉直隶正定县武举第三名李廷瑞广州驻防镶蓝旗汉军武举第四名罗文炳四川蒲江县武举第五名刘存智镶白旗汉军武举第六名李裕功云南府武举第七名李家俊广东新宁县武举......第二十名马联甲江苏海州武举

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第一名易国相四川合江县武举第二名邓正彪广东罗定州武举第三名陈浩广东惠来县武举第四名何尔屈云南会泽县武举第五名程定帮安徽阜阳县武举第六名陈桂元浙江瑞安县武举第七名魏冠军河南彰德府武举第八名吴拔祯福建长汀县武举第九名欧三拱湖南常宁县武举第十名林高飞福建长乐县武举......第一百二十八名江德三湖北潜江县武举

光绪十八年十月初五日”

(资料来源: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学术指导网站)

据查证,李家俊于光绪十八年冬十月于太和殿前参加了武举殿试。并取得了光绪十八年壬辰科武举金榜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七名。第七名也是当年参加殿试的今五邑地区的所有考生中排名最高的。台山从明朝弘治十二年(年)立县(旧称新宁),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年)科举制度废除,仅仅出了6位武进士。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石碑进行了复原、补充断裂遗失的部分: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

叶炳华,广东南海乡人,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科()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任福建邵武府知府。

叶灿章(-),字星皆,广西岑溪樟木圩人。清咸丰壬子恩科(年)进士。曾任云南省黑盐县知县、石屏州知州、临安府知府。回乡后,他热心教育事业和地方公益事业,任教县黄华书院;倡建上化乐善义仓,倡修甘垌大路;扩建县文场。他精通岐黄之术,对贫苦人家,经常赠医赠药。

“光绪十八年冬十月,殿试中式武举于太和殿前。初三,光绪皇帝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初四,皇帝御景运门外箭亭阅视中式武举技勇。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初五,光绪帝至太和殿传胪,恩赐卞赓武状元,授头等侍卫。叶殿扬正是这一年参加的殿试中式武举。

附:光绪十八年壬辰科武举金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光绪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廷(试天)下武举张连同等一百五十一名。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故兹诰示:第一甲赐武进士及第第一名卞赓江苏海州武举第二名张连同河南宜阳县武举第三名李连仲直隶大名县武举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第一名仝云龙山东金乡县武举第二名陈怀玉直隶正定县武举第三名李廷瑞广州驻防厢蓝旗汉军武举......第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第一名易国相四川合江县武举第二名邓正彪广东罗定州武举第三名陈浩广东惠来县武举......第八十名叶殿扬广东东莞县武举。”

(来源: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学术指导网站)

叶殿扬是在东莞考取的武举人,进而赴京参加殿试,最后考取了第三甲赐同武进士的第八十名。

另据《东莞市大岭山镇志》第十九编第一章明、清时期人物记载:

“叶国昌,字殿屏,男,金桔村人。清同治九年(年)科考中武举,清光绪二年(年)丙子科科考中第七十五名武进士,钦点营用守备。

叶朝栋,字殿臣,男,金桔村人。清光绪元年(年)科考中第四十五名武举,清光绪二年(年)丙子科科考中第三十一名武进士。被封为蓝翎侍卫,任山东省济南守备,四川省高唐州都司。”

如今东莞的大岭山镇金桔岭旧村叶氏宗祠外还竖立着两人的旗杆夹。据叶氏族谱记载也是金桔岭立村年后首次有人中进士,而一中就是两人,可谓盛事。(来源:东莞日报)

叶锦标,(-)东莞道滘人,清同治(年)中武举,清同治7年(年)戊辰科武进士。

叶镜海,东莞石碣水南人,武进士。石碣镇内建有袁崇焕纪念公园,里面的八景之一:文阁春晖就有记载:袁崇焕文武双全,镇守三关,武进士叶镜海,飞星踢斗,成为佳话......所谓飞星踢斗是在比武时,武器脱手,他急中生智,用脚顺势勾回武器,创造了“飞星踢斗”绝招。飞星踢斗的传说在很多的中举武进士的人当中都有流传,其可信度存疑。

明、清时代,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武童生,通称武生员。习称武秀才。

跟据断裂处的笔画一横,暂断定此碑为邝兆雷所立

据《雷方邝三姓俊贤录》记载:邝兆雷,台山三八西朗大安村人,光绪壬辰科第三甲一百七十一名进士,钦点即用知县,后官至知府。

来源: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3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