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岑溪市这个镇在全广西榜上有名了

日前,岑溪市南渡镇在全区百镇建设示范验收中夺优。全区仅有8个镇在百镇示范验收中获评优秀,南渡镇是其中之一,厉害了,我们的南渡镇!

岑溪市南渡镇被评为“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标杆镇”,同时素有“千年文明古镇,幸福长寿之乡”,“牛娘戏发源之乡”,“文化之乡”、“竹芒编织之乡”、“旅游名镇”等美称。

位于岑溪市西南的南渡镇,又有“古义州”之称,有着一千多年历史,在宋朝年间曾为南义州治所,州城有黄华河阻隔,来往靠船撑渡,两岸为渡口,故称南渡。

自古以来,黄华河江水的滋润,天龙山灵气的熏染,造就南渡独特之美。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交相辉映。

暮春时节,流经南渡镇区而过的黄华河仍宛如一条绿色长廊,一河两岸漫山遍野的竹林,呈现的是一幅“竹林倒影水浮山”的画面。

横亘于两广之间的云开大山主峰天龙顶景区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景区。

有着“岭南香格里拉”之称的天龙顶山地公园成为岑溪旅游观光的亮点。麦朝枢(摄)

号称“桂东第一瀑”的白霜涧瀑布群位于吉太河与君洞河交汇处附近,瀑布分三级奔流而下,每逢夏季都吸引了众多漂流爱好者。

始建于明末,于清雍正年间重修的邓公庙内有广西唯一仅存的木雕蟠龙柱。

始建于清道光九年的关帝庙是梧州最大的关帝庙,建庙一百多年来,香火鼎盛,朝拜香客甚众。

优良的人居环境,还孕育了悠久的长寿文化,8万多人中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11位,远超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长寿之乡万人口有75名百岁老人的标准。

超百岁老人

此外,古街、古建筑群和各类特色文化景观建设,也为南渡镇增添几分独有韵味。

在保留原有历史韵味的基础上,建起了休闲平台。麦朝枢(摄)

步入如今的南渡,处处可见建设改造后的靓丽与风韵。利用南渡本地特有民居建筑风格及材料建设的多个改造工程,令整个镇区焕然一新,人行道、路灯、房屋外立面等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造,而多个体现乡土文化的建筑景观,仿佛让消失的旧时光重回人们的生活之中。

位于邓公庙庙前的文化广场,开阔平整,富有岭南建筑风格的设计,与周边的邓公庙、关帝庙相映衬,配套形成一个别具文化韵味的场所。经过规划改造的广场,如今俨然已成为南渡镇人们悠闲娱乐的最佳场地。

建起了休闲平台,修葺一新。麦朝枢(摄)

  

穿过广场,转入位于南渡镇区东南方向的南渡古街,一股古朴幽远扑面而来。又称“义州古街”的街道,成型于清末民初,繁荣于民国时期,是当时古义州唯一一条最为繁荣的街道,布局严谨有序,多为清末民初时期风格的仿古建筑。

古义州民俗圩市已改造成特色商业步行街。麦朝枢(摄)

古街由一街两巷组成,主街为旧街,两巷为南华巷和井巷,总长约米,高墙窄巷,建筑群历经岁月却也不失风采。如今义州古街街道以及街道两边房屋运用商业古街形式改造之后,发展成为集商贸、饮食、住宿于一体的街道。

如今义州古街已打造成集商贸、饮食、住宿于一体的商业街道。麦朝枢(摄)

沿着纵横交错青砖石道缓步而行,观赏古街内多间各具特色的商铺,听着古街居民闲话家常,再到古街内的百年古码头担水渡码头一赏沿岸风光,别有一番韵味。

义州古街内仍保留别具特色的八角楼等古建筑。麦朝枢(摄)

“放眼视野皆竹子,漫野翠绿人欢歌”。

秀美的山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还酿造和构成了有利于民间手工艺生长、发展、传承的沃土和环境。黄竹、蔑竹等大量竹子和芒、藤遍布黄华河一河两岸及山地,优势的资源使得竹芒编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孕育、催生,成为勤劳聪慧、心灵手巧的南渡人民一项重要的手工技艺,也使得竹芒编织扎根于这方沃土得以历代传承,成为南渡镇的传统优势产业,并于年成功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竹芒编织工艺业是南渡镇的传统特色产业,人们利用竹子、芒、藤等可再生资源,编织出各种产品,当地有“竹芒编织之乡”美誉。麦朝枢(摄)

位于南渡镇吉太社区的三江口村也被列入自治区特色旅游名村,以“打造山水休闲特色旅游文化风情村”为建设理念,进行了房屋外立面改造,河道及河坝建设,道路硬化及村庄绿化,七雄烈士陵园改造,“寿”文化和“廉”文化景观建设等建设内容。

位于南渡镇吉太的三江口特色旅游名村内的“神仙滩”景点。麦朝枢(摄)

哇~原来岑溪市藏着一个这么美的镇!

来源:梧州市宣传部

广告合作:电话(







































白癜风诚信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3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