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四届中国(岑溪)石材建材博览会在广西岑溪召开。本届石博会由中国石材协会、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岑溪市委、市政府承办。展会期间,中国石材协会召开“石材行业(岑溪)创新发展论坛”。南通石材协会组团全程参与两天活动。
石博会以“与石俱进绿色发展”为主题,设置石材建材产品、石材机械装备、地方特产、房产等九个展销区,参展企业家,其中石材企业家,集中展示了岑溪石材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岑溪市长吴伟华主持会议,中国石材协会陈国庆会长、梧州市姜云飞副市长、岑溪市委罗伟雄书记在开幕式上致辞,梧州市长宣布石博会开幕。行业和地方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岑溪石材产业的发展成效,要求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价值提升,加快转型升级,做好石材行业“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篇大文章,努力开创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下午,中国石材协会在岑溪君安国际大酒店举行“石材行业(岑溪)创新发展论坛”。各方专家、学者围绕石材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主题发表了《临矿模式,助力岑溪石材转型升级》、《石材产业新一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攻关行动方案解读与实践》、《绿色矿山建设探讨》等主旨演讲,主办方现场发布入选首批全国石材矿山先进适用装备名录的企业及产品,对《石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南通石材协会代表亲临现场,切身体验到梧州市、岑溪市政府对石材行业的重视程度和把握力度,对展会严谨周到的安排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感受到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对石材行业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发展新目标、新理念加深了理解和增添了信心。
岑溪散记——黄杰
12月7日,多亏了上海连总对浦东机场周边的小路熟悉,赶在8点时开车把我送进了浦东机场候机楼,匆匆且顺利地踏上岑溪之旅。
整个航班就10多人座着。疫情真是一场地球浩劫,考验着人类智慧。
岑溪的接待工作做得很到位。从机场到宾馆签到、房间分配、水果到房、用餐通知、接送车辆引导、桌号提前通知都做得很细致,按接待的顺序环环相扣,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机场到岑溪,再到岑溪城内的大街小巷,布满石博会的广告;政府也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所有全过程的工作人员全部是机关工作人员。
到达岑溪,航哥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们去了他27年前战斗的地方----到矿上去。山上的旧址,让我最大的感受是开矿太艰苦了,不仅生活条件差,全部达不到山下人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平时除了劳动没有什么业余生活,纯粹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这样,航哥的心情特别地激动,一个劲在那里拍照留念,把那时的往事一个劲地回味咀嚼,显示出来的不是劳累之后的哀怨,而是一番事业后的自豪。人啊,就是需要这种正能量,才能不断地跨过当下,面对未来。
航哥故地重游
27年前矿上旧址
这种往事难忘的不仅是外来哥才具有,当年一起战斗的当地人也是如此。当年和航哥共同打拚的同事,自己在外出差,听说航哥驾到,电话让他的弟弟----新任岑溪石材协会会长黄文勇设宴招待。我们一行三人见到黄会长时才知道,只有我们三人是客人,没有请任何其它人。他遵照电话要求,在大会在即的前夜,抽出时间专门单独宴请我们的,老同事的昔日情怀足可看见。黄会长的企业是矿企合一、自采自加工,面积约在亩,今年产量约在万方,明年已和政府约定再扩亩,产量先上到万方,他对产品的市场前景信心十足。席间还把一个福建老乡陈木灵请过来敬酒,这个朴实老陈,平头短发,黑坳面庞,憨厚可亲,声言来敬酒但他本人不能喝酒,惹得全席开怀大笑。黄会长讲,陈总现在开的矿清一色的芝麻灰,在福建同类品种封矿后,产品十分畅销,年利上亿。
晚上走出餐厅,我们陪着航哥寻找当年的记忆,几经转辗,没能找到当年的痕迹,岑溪的变化太大了,让阔别27年的航哥在城里心无旁鹜的寻找,也没有产生如愿以偿的感觉。其实可以看得出,虽然已经到了他所说的当年之地,但是航哥觉得意犹未尽,当年那种战天斗地的激情在他内心又被记忆掀起。
石材人啊,不仅只有劳动的本色,还具有能吃大苦、敢耐大劳的毅力和胆量,经久不息,源远流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