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再出发我市以三年三工程为抓手促

  转眼间,年已经过半,这半年来,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双重压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从今天起推出《年中看变化》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一集《乘风破浪再出发我市以三年三工程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大隆镇东南一带山脊,风吹林动、偶有鸟鸣,一台台风机高耸矗立、蔚为壮观,风机叶片在风力的带动下慢慢转动,一幅工业与生态共存的和谐画卷徐徐入目,这就是我市“三年三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中广核岑溪大隆风电场项目。

  由于受疫情影响,中广核岑溪大隆风电场项目建设进度一度受阻。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五,10台风机已吊装完成,7台风机已并网试运行。

  在我市,像中广核岑溪大隆风电场项目这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助力之下按下“快进键”的“三年三工程”活动重点项目不止一个。今年以来,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主抓手,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组织力量抓紧做好项目规划、可研等环节的项目前期工作,及早办理项目审批、规划、环评、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形成了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上半年全市重大项目开竣工37个,总投资69.74亿元,其中新开工35个,竣工2个。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开工率全区排名第一。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98亿元,“三年三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24亿元,其中梧州市级项目完成投资13.64亿元,项目开工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也按下复苏“快进键”,我市的服务业通过探索发展新路径、经营新模式,顶住疫情冲击,迎来“春暖花开”,开启全面提速“回血”模式。

  服务业迎来“春暖花开”的背后,是我市政策、措施的有力助推。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市以“共同抗击疫情服务企业发展”活动为契机,市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在一线指挥作战、协调解决问题,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生活、安心发展。这种“项目未开工,服务先行”的工作态度给不少入驻企业留下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我市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上同样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棚户区改造、“十三五”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等20个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思湖路沿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15个项目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城中路改造及工农路绿化工程已完工……这一桩桩城市“美容”提质工程持续刷新着城市形象和魅力指数。

  如果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给市民们带来了幸福感,那么乡村振兴的加速让农民有了很多获得感。今年以来,我市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不断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乡村风貌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我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市经济加快恢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翻身仗”两场硬仗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_

一、合力战疫情显担当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四个早”要求,织牢“五张网”,实施“十严格”措施,设立个疫情监测点,构建市镇村三级联防联控机制,发动全市个基层党组织、3.2万名党员,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连续作战,筑牢联防联治、群防群控的“红色防护墙”,有力推动“外防输入”策略在岑溪落地落实。精心选派优秀医护工作者、基层干警驰援湖北一线,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各尽所能为疫情防控捐资捐物、纾困解难,助力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精准调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复学复课。在2月下旬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后,及时按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启动键”,市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企业、项目建设一线指导复工复产,积极实施稳经济“17条”、保就业“10条”及保障决胜脱贫攻坚等措施,为企业办理延缴税款2万元、申报基本电费补贴万元,减免企业社保费万元,协调多家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12.69亿元,“点对点”服务务工人员2.78万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政策性补贴多万元,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__

二、聚力兴产业蓄动能

  着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按照“奋战一百天、攻坚二季度、稳住上半年,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工作部署,加大力度畅通产业循环,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扩量升级。以石材、稀土产业树全景图为引领,持续推进石材企业整合升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家,其中石材企业6家。组织21家企业申报年度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高成长性行业冠军培育项目,西骏公司年产吨稀土氧化物冶炼分离项目实现试投产。西部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泰森新纺织产业集聚区项目顺利实施;中广核风电、中国华能风电项目进入风机设备安装、并网运行阶段。积极推进服务业恢复正常秩序和稳定增长。大力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全力服务推动中通快递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步伐,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我市入选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第一批名单。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创建工作,全面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冲刺速度;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3家;实施“铁桶计划”,加快恢复生猪产能,新建成年出栏生猪头以上规模猪场2个、0头以上规模猪场9个、头以上规模猪场11个。

__

三、大力抓项目广招商

  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培育新经济业态、集聚新发展动能、挖掘新增长领域。全力上项目扩投资。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专项补助资金,大力推进以新基建和“五网”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98亿元、梧州市层面的1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64亿元、本级层面的9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24亿元。持续优服务大招商。深入实施“三企入岑”行动,紧盯六大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推行“不见面”招商、云洽谈、云签约,新增签约项目11个,其中“三企入岑”项目8个,合同总投资.18亿元。总投资亿元的南部(岑溪)石材循环生态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我市年度实际利用外资和产业大招商专项考评工作获梧州市通报表扬。

__

四、发力抓改革促创新

  紧紧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力求以更好改革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和改善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医院党的建设,高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四大国有企业已全部挂牌并投入运转,马路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指导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实施2项农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市软枝油茶种子园“华南地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挖掘利用”项目荣获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类二等奖,是梧州市唯一获奖单位。

__

五、笃力强保障惠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4亿元,“四大战役”项目全部完工,提前超额完成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贷款任务,总额达1.07亿元,完成奋斗目标的.2%;4类重点对象保障性住房全部竣工并搬迁入住。预脱贫户“八有一超”和预脱贫摘帽村“十一有一低于”攻坚指标顺利推进。我市就业扶贫经验获全区推广。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积极推进,义昌江出境断面水质逐渐趋好并保持达标。积极筹措、盘活存量资金,化解隐性债务存量,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自治区限额以内。全面落细落实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创新高,完成率位列梧州各县(市、区)第一。医院率先推行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获自治区政府激励表扬。久久为功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高考翻身仗”三场硬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扎实推进,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不断加强。今年高考取得新突破,一本上线人数超过人。笃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深化“三清三拆”,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1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展现新面貌。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重拳打击非法盗采稀土、非法建设等行业乱象。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满意度、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工作得分排梧州市各县(市、区)前列。

__

六、着力抓党建强引领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党旗领航深化党的建设创新。多措并举深化“新时代先锋干线”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建设,统筹布局“1+3+19+N”四级党群服务中心集群,市党群服务中心揭牌运行,上线“岑溪党建云”平台,规范化建成23个面积总计1.1万平方米的社区、小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全面开展村情调研摸底,完成1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公开遴选4位村级党组织书记;致力实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个”目标。注重在大战大考中考察识别干部。在“六个一线”培养提拔重用干部56名,占提拔重用数的9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讲好岑溪抗疫故事,意识形态队伍、阵地、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监督,严明纪律规矩,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着力深化“一站(组)两网”建设,纪检监察机关给予人党纪政务处分,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

_

  在新的发展要求面前,全市党员干部拿出了战天斗地的魄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努力把发展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把良好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奋力推动岑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我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全会、梧州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建好广西东大门桥头堡的目标定位,按照“稳字当头、守住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工作思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夯实发展基础,蓄积发展后劲,抓住机遇借道超车,坚决打赢经济“翻身仗”。

岑溪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为岑溪市融媒体中心的所有原创作品,任何媒体转载需经本中心同意,违者本中心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请联系—

邮箱:cxgdw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7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