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黑茶对白癜风好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59028.html
广西有个孩子经常拉肚子。
听到哪里有好医生,就到哪去求治,可怎么治都治不好。
有一次,这家人听一些老人说,用陈年的粟米,可以保胃气,治肚子拉稀。
反正粮食也没毒,不妨一试。
这孩子吃了几次粟米粥,就彻底治好了拉肚子。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蒙群说,我们广西农村里人下田干活,特累的时候,吃什么都吃不下,吃这个粟米就舒服。
从田里干活回来,口中干渴,如果有碗粟米粥,就很快能缓解,比喝茶水还快。
本来人有老胃病,吃凉吃热的都不舒服,但吃粟米粥就没事,特顺气。
而且老胃病用陈旧的粟米来养,特舒服。
我们心头一喜,用仓库里的米养人体的脾胃仓廪之官。
我们马上明白七分养要怎么养了。
俗话说,胃病必须三分治七分养。
用这些粗粮粥来养胃,那可是最佳之品。
所以在我们《方剂学》教材上,有一个治疗虚人感冒的方子,出自《普济方》,叫仓廪散,专治疗那些劳累体虚胃弱的人反复感冒,怎么也好不了。
这种人在我们当今社会很多。
大家听仓廪散这汤方名就知道了,里面就是人参败毒散的基础上加了一把陈仓米。
如果以养胃气的陈旧粟米来入药,其效更佳。
因为这些陈仓米具有健脾和胃之功。
《黄帝内经》讲,四季脾旺不受邪。
一个人脾胃养得好好的,想感冒都难啊,所以胃气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免疫力,只要我们不吃伤脾胃,又能不断保养好脾胃,那么我们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这次蒙群从岑溪带来正宗道地的粟米,据说这粟米还是古代的主粮。
我们看着这些小小的微粒,深感到他们了不起,传承了几千年,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粮食,为什么个头如此小,却有如此厉害的生命价值?
蒙群说,他们岑溪一带的人,经常整个夏天吃粟米粥,那里的人健康,精神好,肥胖的人特少,不知这粟米粥,是不是养胃去湿的效果好?
我们岑溪人不以胖瘦论健康,看人看的是精神气色。
正如《孟子》里头讲“充实谓之美”,真正的美丽是精气神饱满,非常充实。
就像我们这些粟米,虽然小,但粒粒饱满,都是天地间浓缩的精华。
叔公看我们盯着这红色的粟米入神,便笑笑说,你们听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知道这粟米生命力有多强。
我再给你们讲个事,是我亲眼目睹过的。
以前我们村前还没建水库时,那片田地种满粟米,自从建水库以来,田地被淹了三十年。
近年来为了开采水库里的沙,就把水库的水放干,结果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种过粟米,又被水淹的地方,居然长出浓密的粟米来。
在水里封藏了三十年,一朝见到阳光,立马破土而出,顽强地生长,种子居然如此神奇,生命力如此强大!
听完叔公这样讲,我们豁然开朗,对这些粟米肃然起敬。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二十年又算得了什么?
韩信受胯下之辱,忍辱负重,那几年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我们很多人沉不住气,没有耐心,做事业多花点时间心思都耐不住,多付出些就觉得受不了,多奋斗几年,就难受,脾气暴躁。
这是为什么呢?
从天地自然流传下来的精神都到哪去了呢?
我们拿着一粒粟米,感受到这从远古传来的精神——坚忍!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结出真正的硕果。
人怎么能够不如米呢?
碰到各类困境,怎么能够灰心丧志,寻死觅活呢?
有什么困苦,比三十年尘封地下还厉害的呢?
有个学生机灵地说,还有一个成语叫沧海一粟。
这是形容我们再怎么奋斗,其实都相当渺小。
我们拿粟米放在天地间,你会感到惊天的事业,其实也不过恒河沙中一粒沙。
所以人能常想到沧海一粟,立马生不起傲慢心。
人能常拿沧海一粟来提醒自己,会更谦虚,更博大。
既然我们这么好,我们就赶紧动手,趁着课间休息的时间,我们请了当地种过几十年粟米的老农泉叔公,给我们大家讲如何播种粟米。
泉叔公娴熟的锄头功夫,那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泉叔公边匀田,边讲耕种要领。
播种的时候,杂草一定要锄干净,土一定要碎松。
不然庄稼还没长出来,就杂草满田地了。
《菜根谭》上讲,教弟子如养闺女,要非常谨慎,如果一接近不良朋友,就像清净田中夹杂着不干净的草籽,那么粮食就很难长好。
撒种子的时候,种子一定要撒得稀薄一点,不要撒太密,撒太密了,苗子长得就像头发那样不大。
我们就等着秋收万颗子的那天吧!
老农笑着说,你们别高兴得太早,播种容易,管理不易,就像生一个孩子容易,要管教好一个孩子不容易一样,你们后面的功夫还多着呢?
我们哈哈一笑说,我们就是要从中历练。
不经历种植的艰辛,怎么能够体会到粒米的珍贵。
不体验汗滴禾下土的付出,怎么能够对粒米感恩惜福呢?
所以播种粒米是表象,从中提升大家的精神高度,才是实质。
如果只为收获,草率播种,贪求收多,所得甚少。
如果像老农那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收获的就是真正做人的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