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惠贞从纸箱厂业务员到广西ldquo

塑料的晾衣架和夹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居家用品。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小物件,却能为企业一年出口创汇一千多万美金。今天我们就走进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认识一下广西的"塑料皇后"——甘惠贞。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他们当时给我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塑料皇后”。

甘惠贞,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办梧州第一家自营出口企业,领跑广西出口家庭塑料制品产业发展。

在我们的镜头前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甘惠贞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脸,她说自己是幸运的,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帮助,才让她有勇气离开国营企业的铁饭碗,选择自己创业,成就“塑料皇后”这样的称号。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我以前的职业是纸箱厂的业务员,在做业务的时候,已经是改革开放的时候了,已经是年时候。刚好我做业务员,认识很多广东的老板。他说你人这么聪明,为什么不自己出来闯一闯。

放弃铁饭碗下海

纸箱厂业务员转型塑料厂厂长

商人朋友的一句话,让甘惠贞心动了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下海创业潮风起云涌之时,甘惠贞也动了下海经商的念头。可是做什么好呢,甘惠贞在做好业务员工作之余,一直默默地琢磨着自己创业的方向,而机会也在此时到来。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刚好有一年,我就是有个做企业的朋友,他说可以跟你一起搞一个,他说的是叫橡胶厂,做橡胶就是给药厂做包装的。真的当时我跟他做了一段时间,一年不到,不过失败了,橡胶的质量,我认为我们做的质量不行。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让甘惠贞受到了一些打击,但是并没有磨灭她对创业的信心。一个偶然的机会,甘惠贞得知梧州中药厂需要为药品跌打丸设计生产包装塑料膜,她决定再试一次。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刚开始我们做这个中华跌打丸塑料包装,一做我做得非常好,但当时我还是没有下海,还是在纸箱厂做我的业务员的工作,做到年的时候,刚好我们做跌打丸的包装,已经做得很成功了,一年都有五十万的产值了,我就打报告说我要辞职了。

靠着制作药品包装袋起家,甘惠贞的日新塑料厂在梧州做出了名气,更多订单开始主动找上门。这其中,就包括了为大家所熟知的梧州龟苓膏,罐装龟苓膏上那个附带着小勺子的塑料盖子,就是甘惠贞的工厂开发的。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可能我运气好,一出来能够做到梧州知名产业的包装,当时是年,我跟我自己说,我一年找得有两三万元的利润,非常之好了,到我有十五万元的利润,我就不做了。

从下游供货到外贸出口

成为梧州申请出口企业第一人

随着日新塑料名气的增大,年,一个外地的商人主动找上门来,他拿出一种塑料衣夹问甘惠贞,你的工厂能不能加工这个产品?面对送上门的生意,甘惠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于是,从年开始,甘惠贞的工厂一边做着药用包装,一边开发起了塑料衣夹产品。由于当时没有获得自主经营进出口经营权,甘惠贞的日新公司只能做代工,也就是给别的公司加工半成品,属于产业链的下游。不过,好机遇再次找上了甘惠贞。年,一个广州的客商来到梧州办事,甘惠贞接待了他。相处过程中对方看到甘惠贞把工厂管理得仅仅有条,就问她愿不愿意尝试做出口贸易,而此刻的甘惠贞也正在一心思考着企业转型的方向,一拍即合,甘惠贞立刻前往广州考察,回来后毅然决定放弃原本的药品包装生意,专心做出口衣夹的供货。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我们当时知道,一个集装箱柜子商品产值折回人民币大约是二十多万,这个是当年的时候卖价非常好,我一算,他一个月的产值就比我一年都多了,后来我想,如果能转型做出口,可能会改变我公司的命运和我的命运。

从下游供货到外贸出口,产品转型后,甘惠贞的塑料衣夹生意越做越大,在广州的外贸行业也打出了名气,订单开始纷至沓来。同时,跟随广州外贸公司多次参加广交会的经历,也让甘惠贞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她和企业拓展外贸生意的信心。为了更上一层楼,在广东省轻工进出口集团的投资,与梧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日新塑料在梧州市区内要下了新工厂的地块,并于年搬入新厂房开始生产运营。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到年代时候,我已经有能力做自己的产品的出口,因为政策允许了,要说你企业达到万的产值,可以申请自营出口企业了,我是梧州第一个申请出口企业的人。

年,日新塑料在广交会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展位,也由此接到了更多的订单生意,企业所生产的塑料衣夹和塑料晒架开始远销世界多个国家。

甘惠贞:特殊车间里

一个企业家的扶贫情怀

一个小小的塑料衣夹,改变了甘惠贞的人生,如果当初甘惠贞没有走出积极创业这一步,没有孤注一掷地决定转型生产塑料衣夹,那么今天也许就不会有"塑料皇后"的名声与成就。而像甘惠贞一样通过塑料衣夹改变人生的,还有50名特殊的工人。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这个就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了,晒衣架,每一年的出口额,这一个品种,都达到人民币多万,这个就是我们自动的机械手,这个产品一出来,一装弹簧就变成成品了,我们这个产品已经打好包装了,准备出运到日本去了。

安静的车间里

甘惠贞最牵挂的他们

仲夏时节,甘惠贞和记者一起参观日新塑料的厂房,现代化的注塑机不间断在工作,吐出一个个成型的产品,展示着企业的繁忙与高效。而在厂区里,却有这么一个车间,十分的安静,只有工人操作的声音,没有任何的交流,大家都在埋头努力干活。这个特别的车间里,坐着50名智力有缺陷的残疾人,他们原本只能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但在日新塑料厂里,他们却可以像正常的工人一样,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家长对我说的,你是好人,他说不是你这样,我们都不能上班,要带他,他现在可以自食其力,虽然工资不多,几百块钱,但起码解放了他们父母亲可以做事情,也通过他们上班,提高他们自己的自信心,知道自己有价值感,这个是真的,我觉得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这个事情能够帮助他们。

说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甘惠贞想到家长们对她的感谢与期望,也忍不住哽咽了起来。最开始,甘慧贞接受政府安排,安置了三十八名残疾人在工厂里,至今一共安置到了五十人。甘慧贞和同事们一起,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组装晒衣架的零部件,在工厂里走哪条路去饭堂吃饭,走哪条路可以去到卫生间。就像教小孩子学步一样,每一件事都不厌其烦地重复再重复,直到他们学会为止。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我是来自农村,也看到很多智障的家长,亲人对他们的不理解,他们生了出来他们的亲人都远离他们,所以我现在等于我也为他们做一点事情。

产业送到家门口

企业受益农民脱贫

得到甘惠贞帮助的,不仅仅是这50名特别的员工。年起,在"万企帮万村"的精准扶贫行动中,日新塑料先后送就业、送岗位到梧州市的岑溪安平镇、富宁村、龙圩区迴龙村等地,在当地设立代工点,惠及多个家庭,帮助他们在家门口脱贫解困。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这个产业扶贫,我现在也做了很多年了,现在政府也是非常重视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接多点订单,能够真真正正把这个产业送到农村里面,为他们扶贫,为他们工作多做事情,现在我们做了几年了,原来不做不知道一做以后终于知道,这个产业老树发新芽了。

既可以把产业送到家门口帮助贫困人群,又能节省企业人力成本,这样一举多得又多赢的合作模式和生产方式,让甘惠贞对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期盼。

广西梧州日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惠贞

我们做出口企业真的跟做内销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因为诚信度要很高,这个质量意识也是要,因为我们不能得罪客户,因为我们是代表中国的产品出口,也就体现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就是对品质的的要求,也是能够做最好的产品,现在我们中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也是我们中国产品出口,品质越来越高的一个体现。

日新塑料厂区里,芒果树上已经挂满了诱人的芒果,展示着它经过风吹雨打孕育出了甜美的果实。正如甘惠贞的事业一般,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创新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记者

黄静文刘俊宏胡田田

编辑

黄洁如

来源

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新观察》

往期回顾

投资两万卖茶叶每月获利四千,真有这样的好事?

新规正在征求意见,买精装修房的对这个一定很期待!

南宁醉美乡村!宜居宜游处处靓产业兴旺百姓生活美

桂林:漓江游船提档升级星级服务带来新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enxizx.com/cxszz/9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